心理学前传

 很久很久以前,科学家族里的生理学和爱智女神相恋,并不顾家族成员反对与之走到一起。婚后,他们在雅典定居。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叫做赛琪(心理学)。

孩子满月那天,第一个登门祝贺的是医生阿尔克美恩。正是他在解剖动物的过程中,指出感觉和思维产生于脑。

‘’老朋友,好久不见啊!”生理学在门外迎接“医学院的事怎么样了?”

“把骗子从庄严的神庙赶出去,让所有的病人得到救治是我的夙愿,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希望我的学生们能继续下去。”

“别这么,老兄――改日我到克罗顿(阿尔克美恩家乡,其医学院就在那里)向您求教。”

“随时恭候。”

“恭喜您喜得千金!”

“啊,是毕达哥拉斯先生――二位,里面请!”

三人步入正厅,女主人向两位客人致敬。阿尔克美恩看过孩子后,再次向夫妇表示祝贺。

爱智女神弹起了竖琴。一曲终了,毕达哥拉斯感叹:“多么和谐的音符,多么悦耳的旋律!”

爱智女神问道:“毕达哥拉斯先生,您曾说,万物皆数,数学原理和音乐有何关系?”

他回答:“当竖琴绷紧的弦被弹奏时,它会产生一种基础音符。音符的和谐于否取决于弦是否被精确划分。”

“那人的心理是否能由数学解释?”

         “人有躯体与灵魂两部分。躯体易腐

,灵魂不朽。灵魂又分三部分:情欲在心理性和智慧在脑。”

“我的发现可以支持您的说法。”阿尔克美恩插话。

        毕达哥拉斯又说:“身体千差万别,灵魂也是如此。有的人冷漠,有的人热情;有的人慷慨,有的人吝啬;有的人睿智,有的人昏聵。热情与冷漠,慷慨与大方,睿智与昏聵就好比琴弦的两端。择其和适才能与众和谐相处。心理学在这方面必会大有作为。”

接下来是宴会。会后,二人尽兴而归。

生理学没有忘记对老友的承诺,可叹不得空闲,故一直未能兑现。等到他去的时候,却听他的学生说,老师大病一场,至今不见好。怕是。。。

那个学生的领着他走到老师病榻前。生理学悲痛欲绝。

阿尔克美恩显得很平静:“老弟,这是每个人的命运,不必为我过于伤感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希波克拉底”

“老师,我在,我在啊。”

“我把火炬交给你,不要让它熄灭。”

阿尔克美恩闭上了眼。

“老师――!”

“老伙计……”

埋葬了阿尔克美恩后,希波克拉底跟着生理学来到雅典,后在希腊各地行医。早年,他曾在神庙学过一段医,后追随阿尔克美恩,反对教士的神秘和迷信。他认为疾病都源于自然原因,癫痫等精神疾病也不例外。人体有一个内在的医生。医生的任务是帮助内在的医生消除病症;身体要和谐,须注意锻炼、饮食、听音乐、与朋友交往。

他按四种基本体液构成把人分为四种类型:黑胆汁过多者脾气恶劣、倔强;黄胆汁过多者暴燥、易怒;粘液过多者往往冷漠、缺乏活力;血液过多者易兴奋。

他还是女性学医的支持者。

直到今日,医学院的学生还在宣读以他名字命名的誓言:

我将依照自身的能力与判断,采用对病人有利的疗法与处方。绝不施以有害或有毒之物。无论应何人之请,也绝不给致命药物或做此类建议。也绝不协助妇女堕胎

。进入病家视访时,我将以病人福祉为念

,不做任何贪渎害人之事,不受男女奴仆之引诱。我在执业时之所见所闻,凡不应泄漏者,我将严予保密。若我遵行此一誓言,不懈不怠,愿上苍使我乐享生命,精进医事,并受世人敬重。若我违反誓言,

愿我遭相反之命运。

心理慢慢长大,夫妇俩决定请本城邦最有智慧的人教导他们早慧的女儿。

一早,爱智女神就来到雅典最大的市场

,不是来买东西,而是找人。很快,她看到一个凸眼狮鼻面貌丑陋的老人拦住了一个过路人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被一个问题困扰,它让我寝食难安。人们都说,不欺骗人才是道德的。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却千方百计去欺骗?究竟什么是善?‘’

       那人说:“欺骗敌人符合道德,但欺骗自己人不是。

“我军曾被敌人包围,为鼓舞士气,将军欺骗士兵说援军很快就到,大家因此奋力突围。这种欺骗不是善的吗?”

“那是迫不得已,日常生活中绝不会如此。”

“假如你儿子病了,不肯吃药,你骗他说这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不是善?”

“当然是。”

“欺骗是不道德的,同时又是道德的。道德与否不能用骗不骗人说明,那么,用什么说明呢?”

“有道德的知识才有道德的行为。”

老人拉着那人的手:“您真是个有智慧的人,让我弄明白了一个长期困惑我的问题。真的太感谢您了。”

那人走后,爱智女神走到老人身边:

“苏格拉底先生,您不愧是本邦最有智慧的人。”

老人摇了摇头:我有智慧?我一无所知,只是一直在热切的求知罢了。

您不买些什么?

这里的许多东西我都不需要。

我有一个女儿, 请求您教导她。开启她的智慧。我可以随您去。

就这样,菲斯忒成了苏格拉底最小的学生,也是唯一的女弟子。他的母亲为产妇接生婆,苏格拉底则是为智慧接生。他从不强加给学生任何观念,只是通过对话,让他们自己发现真理。

70岁时,他被城邦判罪。

他被关压起来,弟子们前来看他。

他们告诉老师,看守已被买通,逃走还来得及。苏格拉底没答应。

爱智女神问他可有话给小菲斯忒,他说:“未经省察的生命不值得过。”

     他看了看围着他的弟子,说道:“苏格拉底将死,这是他选择的命运。死有何惧?死后若毫无知觉,会如无梦之夜一样痛快。若死后有知,则可与古来志士仁人相处,实为无限幸福。分别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更好,只有神知道。

说完,他把毒酒一饮而尽“我欠阿斯庇俄斯(古希腊医药神)一只鸡记得替我偿还。”

         苏格拉底生得丑,死得却很美。

因老师的死而悲痛欲绝的柏拉图在老师死后十二年后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创办了自己的学园。在学园授课厅门口,他刻下“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赛琪不懂几何,所以不能进去。

一天,她问柏拉图,人的知识从哪里来

他说:“凡是我们感知的,都在不断变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不断改变的事物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认识呢?所以我们只能认识理念。我们的灵魂曾高居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之为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它具备一切知识,只是当它附在躯体后,因为受干扰而遗忘了先前的理念。”

心理学半信半疑。

于是柏拉图在沙地上画了一个正方形

:“告诉我,孩子,这是正方形吗?”

它有四条边,每条边相等?

各边中点所画的线相等?

形状可大可小?

一条边长2尺,整个面积是多少?

4

一条边长2尺,另一条1尺,整个面积是两平方尺?

现在另一条边也是2尺,那就有两个2尺

总面积是2尺的平方?

二的平方是?

4

一个正方形比他大一倍,它的各条边是否相等?

它的面积?

8

我们从四条这样长的边中能得到面积为8的图形?

它之中有四个正方形,每个都等于面积为4平方尺的正方形?

整个是多少?四倍于吗?

4倍和2倍相等吗?

它是多少?

4倍

4乘4等于16?

瞧,你的灵魂回忆出了遗忘的几何知识

这么说,我能进授课厅了?

当然可以。

只是,心理学仍有疑惑:人的知识,当真都来自理念吗?

柏拉图的观点,自然有反对者。那就是他的学生,马其顿国王御医之子――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并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树的理念又有何意义?为这,他没少和老师辩论,以至在柏拉图在对他表示欣赏的同时,声称要给他套上缰绳。

他亲自读了很多书,而且有一个自己的图书馆。因为这,没少受嘲笑。(在古希腊,有地位,有教养的人由奴隶念书给他听)但他依然故我。

柏拉图死后,他回到家乡,做了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后来王子继位,成了威震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

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

,应吕克昂学园之邀主持学园教务。

夫妇俩商量后,把孩子送到了吕克昂。

亚里士多德的身边,常有十几位青年,

赛琪年纪最小。他们或在花园漫步,边走边谈,或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

赛琪问:“老师,您再给我们讲讲三段论吧。”

只见他捋捋胡须,缓缓说到:“不是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吗――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你的钱肯定在你口袋里。这正是一个完整的三段论啊。”学生们会心地笑了。

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家知道,一定是有新的标本送来了。

国王为支持老师的研究,不但给了48000磅黄金,还在远征途中命令士兵,

收集当地动植物标本,用快马送至雅典。

在研究了大量标本后,他发现:生物越高级,生理结构越复杂。

作为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除生物学外,还涉及生理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尽管他不赞成学生用武力征服其它民族。但他毕竟和马其顿国王关系密切。愤怒的雅典人准备以苏格拉底的罪名处死他。谐学女神劝他快逃,不要让雅典再犯错误。

亚里士多德逃往海外,厄里帕海峡吞没了他。

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赛琪,妈妈要看望伊壁鸠鲁先生。你在家里要乖呦。”

妈妈,我也要去!

不行!

要去!要去!我要去嘛!

好好好,不过不许淘气!

我保证,妈妈最好了,嘻嘻。

真拿你没办法。

伊壁鸠鲁住在一座美丽的花园里。庭院的入口写着:宾至如归,乐为至善。

赛琪从没见这么美的花园,禁不住东跑西颠,一会弄这,一会弄那。

赛琪,你答应过妈妈哦。

这时,一个衣着普素的老人迎面走来,

您好,美丽的爱智女神!

您是。。。

伊壁鸠鲁

爱智女神看了看他,说:您,和外界的不像呢。老人刚要回应,赛琪走了过来

:“伊壁鸠鲁先生,您忘了和心理学小女神打招呼啦!”

哈哈,怎么样,玩得开心吗?想玩就去玩吧。这里乐为至善。

赛琪高兴地离开了。

两人边走边说:“不错,我是享乐主义者。如果我吧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弃去,那我将无法想象善为何物。享乐是门值得所有人修习的学问。它绝不只是粗浅的感官享乐,追求智慧带来的快乐远胜于华衣美食。”

他们走进正厅,听到很多人在热情讨论哲学问题。爱智女神被他们追求智慧生活感动了。

午饭时间到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准备开饭。食物很简单,只有水,一些蔬菜和橄榄。

听说您为享盛宴,每天不得不吐两次

那是谣言,不过,我的确天天在享受盛宴啊。每天能和这些好友知音共同进餐,再简单的饭菜也胜似珍馐佳肴啊。

众人点头称是。

     饭后,伊壁鸠鲁继续和他的朋友、弟子们探讨。赛琪又跑到花园里,一会儿玩沙子,一会儿弄花草,一会儿又抓起了蝴蝶。就这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雅典不复当年盛况。夫妻俩决定迁居罗马。心理学离开了心爱的雅典,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加上水土不服的缘故,大病了一场。

焦急的父母请来他们的老相识――盖伦先生治疗。病很快治好了。夫妇俩对他感激不尽。

这位盖伦先生可谓奇人。性情孤傲,同行中,除希波克拉底,谁也看不上。这也难怪,他可是希腊罗马医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他对事业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所以受到基督教的推崇,主导了整个中世纪医学。

一家三口在罗马平静地生活着。马上要满十岁了。夫妻俩本想好好庆祝一下。小姑娘每天临睡都要数离生日还有多少天。

然而,罗马帝国如江河日下。蛮族已兵临城下,居民们无不忧心忡忡。夫妻俩知道这些,只是束手无策。

一天,一个叫奥古斯丁的人前来拜访。他开门见山,说道:“这座尘世之城即将落入蛮族手中。因为这里的居民没有按照上帝的意旨生活,注定接受惩罚。但你们二位如果能侍奉上帝,我们的教堂为你们提供保护。”

沉默

生理学打破沉默:“科学崇尚理性,而非迷信。”

奥古斯丁答:“记得盖伦先生说,剖析上帝造物的奥妙等于敬仰上帝。”

爱智女神开口:“我不能信仰无法被理解的。”

奥古斯丁说:“恰恰相反。只有信仰,才能理解。――看来二位还要考虑一下,你们还有时间,蛮族一时还攻不进来。不过,没有人能躲过上帝的审判。告辞。”

     此后,奥古斯丁又来了几次。他发现他们的女儿虽小,却很聪明。于是他把重点转到了这个小姑娘上。他向她讲了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讲了人的种种罪恶。他还讲了自己的经历:“我出生在北非。尽管母亲是基督徒,我却未受洗礼,反崇信异端

,纵情声色。只是我内心的痛苦没有丝毫减轻。我抱着不同寻常的冷峻态度斥责自己,我在束缚我的枷锁中翻腾,我痛哭流涕,狂奔疾走,筋疲力尽,躺在无花果树下责问自己,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又是明天?为什么不是现在?为什么不是此时此刻结束罪恶史?突然耳边响起清脆的童音――拿起读吧,拿吧,读吧!我立刻起身回到花园中的桌边,拿起经书,随手翻开,看到了上帝的启示:不可耽于酒食,不可溺于淫荡,不可趋于竟争嫉妒,应服从主耶稣基督,勿被肉体驱使而恣肆情欲。从此,我背上了早该背复的十字架,做了主耶稣全心全意的仆人。”

心理学从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灵魂。

一天,心理学问他:“您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可是,亚当要犯罪时,上帝为什么不干涉?如果上帝不知此事,他就不是全知的;如果上帝阻止不了,他就并非全能;如果他能阻止,却故意放任,上帝就并非全善。一个并非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如何值得信仰?”

奥古斯丁从容回答:“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赐予了人最高荣耀――自由。一个完全受上帝支配的造物如何能显示上帝的最高荣耀?亚当违背了上帝的志,是因为上帝赋予了亚当违背他意志的自由。”

“可毕竟上帝创造了人,他为什么不阻止蛮族,为什么不制止人类作恶?”

“在上帝那里,恶是不存在的。上帝是至善,万物也必是善的。只是万物或多或少有缺陷,这就是恶。恶是残缺的善。当人类误用自由意志时,就等于选择了恶。所以,孩子,不要滥用你的自由意志,迷途知返还来得及。”

形势越来越危急。生理学、哲学夫妇表示可以为基督教服务。奇怪的是,自打那天起,心理学就沉睡了下去,醒来,已是千年之后。。。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世界复活了,心理学醒了。

夫妻俩欣喜异常。但生理学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一直在注意外界的变化,知道佛罗伦萨的新风潮(文艺复兴);也知道北方正在进行宗教改革;而最近伽利略被教廷抓捕这一事件更是在提醒他们:教会是不甘权威失落的,必须赶快逃离罗马,到对知识宽容的地方去。

       所以,在和妻子商量了一夜后,第二天一早,他告诉女儿逃跑计划。晚上,他们逃离了罗马。。。

尼德兰即今日之荷兰。位于北大西洋沿岸,波哥的海至地中海的商业要道上。它于十六世纪末脱离西班牙统治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这里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是当时最自由的国家。

一家人在阿姆斯特丹安顿好后,赛琪的教育问题再次提上日程。夫妇找到了笛卡尔。

他是法国人,生于小贵族家庭,由外祖母扶养长大。自小体弱多病,但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人称小哲学家。

他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其聪明才智很受校长赏识。特许他可以不参加早晨的宗教仪式。使之形成了躺在床上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过,他对学校教的知识颇有微辞,觉得除数学外,没学到有价值的。

于是笛卡尔决心读世界这本大书,故自愿到军队服务。后游历欧洲各国。33岁那年,移居荷兰。他不希望被打扰,所以居无定所。除少数好友,没人知其确切行踪。幸运的是,夫妇二人都是他的至交。

赛琪上午9点准时造访笛卡尔的住所。

第一天,他没有上课,而是讲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引发他命运转折的三个梦。

第一个:他梦见自己被旋风卷起,而其它人却安然无恙。醒后,继续睡。

第二个:他找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

。这时,一阵刺耳的喧闹声把他吵醒。一睁眼,发现天亮了。只是他仍然很困,所以又睡下了。

第三个:他看到有几本书,其中一本是百科全书。还有一个陌生人给的一首自是与否为开头的诗。

“这是对我的启示,上帝要我开辟新知识的道路。”他这样总结。

第二天,心理学问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他说“想得到真正的知识,必须清除可疑的知识――要想找出磐石和硬土,必须把沙子和浮土挖掉。为了寻求确信,必须怀疑一切。”

一切都要怀疑?

对。尤其是我们的感官。物体距我们远近不同,就会成为不同的东西;我们是在梦中更清醒还是在现实中更清醒?天文学值得怀疑,谁能夜空中亮闪闪是星辰?数学同样令人生疑,人们在推理论证中常犯错误;创造世界的上可能并不存在!

这太可怕了!就没有确信不疑的东西吗?

当然有。当我在怀疑一切时,意味着我有思想。所以有个事实无需质疑:我在怀疑。我思故我在。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我的存在。

之后,笛卡尔从这一理念出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向她说明了上帝和物质世界也是存在的。

弄清楚后,菲斯忒又问身体和心灵有何关系。

他回答:“这个问题也是我感兴趣的。有两个世界:物质的和灵魂的。上帝把他们一分为二,彼此不受干扰。”

这说不通。抑郁寡欢的人,多病痛缠身。

“我后来也发觉这一想法不对。为此我解剖了不少死尸和活体动物。发现。。”

什么,您解剖活着的动物!?这太残忍了!

笛卡尔不以为意:“这没什么。动物没有灵魂,他们只是一种机械装置就像这个,”说着,他指了指墙上的钟表,“人体也是一架机器,不过要精密许多。”

停顿,他继续说“结果,我在人脑中发现了松果腺。灵魂正是通过它与身体相连。在这里,心灵语言被转化成躯体语言。灵魂尽管时常受到身体需要和种种感觉的影响,但这不意味着灵魂依附于身体。精神生活比身体官能要自由得多。”

虽然他深居简出,却还是引起了瑞典女王――克里斯第娜的注意。她想知道,如何生活得快乐而又不惹恼上帝。于是派军舰到荷兰邀他去瑞典作她的哲学和数学私人教师。笛卡尔只得离开了生活20年的荷兰,去了“熊、冰雪和岩石的土地”。

女王坚持早晨5点上课。4个月后,他再也不能忍受北欧的严寒了。死时,才54。

笛卡尔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斯宾诺莎。

他是犹太人。祖先为躲避宗教迫害,来到荷兰。早年曾就读于犹太教会学校。后对犹太神学产生怀疑。并把他的想法公之于众。威逼利诱,都没能让他改变。他因为被开除教籍。

他的祖先为逃避宗教迫害来到荷兰,可他还是没能逃脱。

斯宾诺莎避居乡间,在以打磨光学镜片维生之余,坚持研究和写作。

笛卡尔把数学方法用于哲学,他则试图用几何方式证明伦理生活,自显示人类的生命也需要遵守自然法则。唯有如此,才能获满足与快乐。不同的是,斯宾诺莎认为,真实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就在上帝之中。每个人都是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斯宾诺莎名气越来越大,普鲁士巴拉丁选帝侯邀他去海德尔贝格大学任教。前提是“不滥用这种自由去触犯大家所信奉的宗教。”很自然,他拒绝了。

他于贫病交加中死去,年仅44岁。

    心理学收藏有经他之手打磨的镜片,用这提醒自己以新的眼光看待生命。

荷兰执政威廉应英国贵族们的邀请,帮他们捍卫英国的新教和自由。第二年,威廉宣布接受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建立起来。

在荷兰避难的洛克回到祖国。力邀他们一家访英。出于感谢,他请他们住进自己的家里。

洛克是典型的清教徒,持重朴素,不事奢华。他博学多识,研究范围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心理学。但没有学究气,始终谦和待人。

他终生未婚,却喜爱孩子。处理政务之余,常回答赛琪提的问题。

“人的心灵是块白板,上面原没有任何标记人类通过感官积累起各种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观念;又在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知识。人性本善。所有的潜能大致相同。只是有的儿童得到了良好教育,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没接受良好教室的儿童其潜能自然无法发展。”

洛克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一对父母问他如何让他们的孩子不再害怕青蛙。他这样建议:让另一个人拿着青蛙,将它放在离孩子距离合适的地方。一开始,让孩子习惯看它,看着它毫无表情地跳越。然后当另一个人将它紧紧握住的时候,让孩子轻轻触摸它;这样做下去,至到儿童能充满信心的拿着它,就像抓着一只蝴蝶和麻雀。用同样的方法,只要用心,其它任何毫无意义的恐惧都能消除。不要进行的太快。不要逼迫孩子达到一种新的确信程度,至道他完全确信达到了前一种水平

。如此可见,洛克实为后世系统脱敏治疗法的先驱。

洛克还对同时代牛顿的工作印象深刻。在他的指点下,赛琪学习了牛顿力学。萌生了像物理学那样用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想法。

洛克在他72岁那年辞世。他的墓志铭这样写道:“约翰·洛克长眠于此。如果你好奇他是怎样的人,答案是:他是一个满足于谦虚的人,一个致力于寻求真理训练的学者。对比,你们可从其著作中得知。他的著作比之碑文上令人生疑的颂扬辞,将更忠实地告诉你们真实的一切。他的德行即使有一些,也不足以说明他的声望更不配做你们的典范。让他的罪恶随他一起埋葬吧!德行的范例,福音书中已有了;罪恶的范例,仍以没有为好;必死的范例,所在皆是。你们可从中汲取。他生于1632年8月29日,死于1704年10月28日。这块本身亦可磨灭的石碑即是证明。”

洛克的思想,大致属于经验主义哲学

。当时的欧洲,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有两种说法。大陆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的认识来自先天的理性;经验主义者主张从感觉出发,以获取知识。洛克之后,贝克莱,休谟是其中代表。前着走向了唯心主义,后者的怀疑论思想启发了康德。

心理学已经满17岁了。

在 读了纯粹理性批判后,感到晦色难懂,于是决定当面请教它的作者――康德

这是她第一次没有父母陪伴的旅行。因为法国在动乱,所以她选择走海路。在但泽登岸后,乘马车东行,好不容易到了哥尼斯堡。

这是座边陲小城。康德一生没有离开。他始终在当地大学教书。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哲学家更像是业余的。而康德之后

,大多数有影响的哲学家在大学任教。

赛琪打听到他的住所,却被他家的老男仆告知,还没到主人的会客时间。

     再次来访时,她见到了。这是个矮小,瘦骨嶙峋,学究气十足的老头子。心理学不禁想:“他爱过吗,他恨过谁?是幸福的

,抑或痛苦?他的经历如此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经历。他的思想世界确是多么浩瀚!人啊,真是有意思!”忽然,她想起了此行目的,忙问:“康德先生,您的大作

《纯粹理性批判》我已拜读。只是我理解能力有限,有些话很不明白。这才登门求教。”

康德说:“不得不承认,在写这本书时我没注意用语的推敲。经过几次三番的申请我46岁终于评上了教授。当时我像好友承诺:很快写出一部重要著作。可没想到它在我头孕育了12年!后来朋友们责备我为什么总是那些不懂哲学的人说个不停,而们却一言不发呢?我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于是只用四个多月就生产出了它。――所以,我又写了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你可以拿去看。如果你还觉得晦涩,大可把你的才能用到别的地方――散步时间到了,我要出去了。”

谢谢,康德先生。

几天后,赛琪再次登门。她充满希望的问:“康德先生,您认为心理学能否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就像物理学那样?”

“必须先弄清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完完全全依靠理性的。它要研究一定时空内的可观察对象。真正的科学,能对它研究的对象进行实验,并能用数学公式进行描述。而人的理性在解决它自身的问题时,会受非理性因素限制。人的心理也不能用任何仪器加以直接观察。真正的心理学实验更是不可能的,人的心理状态随时都在变化,对它的观察必定会改变被观察者的心理状态。所以心理学不可能成为科学”

赛琪如同当面被泼了一盆冷水!

      “只是,心理学虽然不可能成为科学,却不意味它毫无意义。科学并非万能,对它的狂热尊崇会让人丧失自由,泯灭人性,心理学需要另寻出路。”

十九世纪来了。

这是一个科学世纪。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相继产生。

生理学上,高尔第一次提出脑是灵魂住所。冯特的老师――霍尔姆霍兹提出色觉三色说和听觉共鸣说。韦伯做了两点阈限和最小觉差的触觉实验。

离开哥尼斯堡后,心理学来到了莱比锡大学。这里是新科学追随者的圣地。韦伯在此获博士学位;费希纳在这工作了大半生。正是他在韦伯的研究成果上,创立了心理物理法,即用数理方法测量心理现象

赛琪激动不已,仿佛看到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可惜,费希纳后来投身哲学研究,因此

,他只能算是心理学游侠。真正的开国元勋是威廉·冯特。

1875年,冯特来到来到莱比锡大学任教授。他也是实验心理学的倡导者。

“心理学应该以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而只有借助自我观察法,心理学才有可能发展。如同化学元素,复杂的意识经验可以分解为简单的心灵元素。我们最终会发现人的心理结构如同元素周期表。”

这些言论,让菲斯忒对这个平日里古板沉默的中年人非常尊崇。在写给父母的信中专门提到了他:

“他留着浓密的胡须,戴着金属边框的眼镜。矜持中带着几分高贵。他讨厌旅行,不喜欢和生人来往。生活很有规律:上午写书,读论文,审阅杂志稿件;下午4点给我们上课;晚上听音乐,阅读。我们很喜欢上他的课。他总是准时走进教室,一席黑衣,带着笔记和讲义,用一种笨拙的脚步噔噔噔地从旁边的走廊走上讲台。开始,他的声音低弱,然后变得铿锵有力。他的头和身体很刻板,只是手来回舞动。笔记他几乎不看。只要下课铃一响,他便停止讲课。略弯一下腰,又像进来时那样,噔噔噔地出去了。”

经过校方批准,冯特在校内一个叫孔维特的房子里建了一个小型心理学实验室。这里的多数时间都留给他的学生了。他只是偶尔前来。在今天看来,他们的实验稀松平常。当年可并非如此。菲斯忒就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一次,她作为实验观察者,让球落到平台上,激起一阵刺耳的噪音,合上启动微时计定器的触点。受试者听到噪音,立刻按发报键,使微时计定器停下来。实验在两种形式下进行:第一种,她告知受试,一旦他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听到响声后立即按键。第二种,受试被告知,声音一响尽快按键。经多次实验,发现后者比前者要快十分之一秒。

他们做的实验,诸如此类。

赛琪18岁生日马上要到。父母在前三天赶到了。生日那天,赛琪穿上母亲精心为她挑选的,显得光彩照人。冯特和他的学生们在受邀之列。他们无不惊之为天人。她的魅力还会更大。

爱智女神喜极而泣。生理学也没能完全掩饰内心的激动。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先前发了请谏,但其它科学家族成员没有一个前来的,连一句祝福的话都没捎来。看来菲斯忒未来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

此后,心理学走上独立发现之路。――

从内容到构造,从构造到机能,从元素到整体,从意识到潜意识,从心理到行为,从行为到认知,从本能到价值,从现代到后现代。

心理学还在成长。

    心理学还会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4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921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850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45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6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88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3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9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09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3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78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0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56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722评论 2 36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8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年以后, 终于明白, 最爱的人一直是你。 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没有人可以取代。 然而时间, 却没有给我机会, 细...
    弘毅_3b81阅读 203评论 0 0
  • 比“备胎“更可悲的,是“舔狗”。 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一刹那的永远 牛犇本打算春节不回家过年的,但是当不了父母...
    Silence寡焱阅读 4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