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
旅行,音乐,书籍,自然风景,人文景观?
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想起一句很老套的话,美不是美的对象,而是美的对象给人所带来的一种心理感受。
大概这句话是对的,但是美的对象每个人有不同偏好,心理感受更是千差万别了。
诗词、红楼梦,似乎天生就带有高雅的属性,群体里边的人,理所当然地就把自己当高雅之士。
所以,以为这就是美,诗词有诗词圈,红楼有红楼圈,小说有小说圈,散文有散文圈。每个圈子都有自认为了不起的地方,总的来说,文学圈里的人,都颇有几分傲气的。会把文学当作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任何东西与它相比,都来得低俗,都不那么重要。
除了文学之外,美术圈可能觉得美术才是最神圣的东西,音乐圈觉得音乐才是最美好的,等等,每种艺术门类圈子都觉得自身是无与伦比的。
宗教更厉害了,佛老直接否定掉意象性的东西,空性说,道可道,非常道,等等,直接针对人生终极问题,相比之下他们眼里的艺术就是雕虫小技了,充其量就是用来弘法的。
说到底,每个人呆在自己圈里,所以就不自觉把别的圈子否定掉了。
打游戏的决定游戏美妙无比,看球赛的可以熬个通宵,煲剧的可以不吃不喝刷掉很多集。
放在以前,作为一个文学青年,我可能会直接鄙视很多东西,拿着艺术和深度这两个尺度去比较,似乎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无视了。
后来越来越觉得,既然文学艺术也仅仅是带来一时的心理感受,那它和娱乐,有什么分别呢?
尽管可以从艺术性和深度方面去批判,但总觉得很无力,看了几部好电影,读了几本书,和隔壁宿舍打个游戏通宵的同学相比,又有什么分别,大家都是在追求一种体验和感受。
放在一个比较务实的人看来,这一切又是无意义的,管你什么艺术宗教,钱、房子、车子才是最最要紧的,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要爬到更高位置,诸如此类。
今晚偶然听到了《一眼万年》,SHE唱的,突然就勾起了某一段的回忆。小学的时候听到这首歌,真的有很深刻的感受。我觉得在高中以前,特别是小学,我的感受力是很深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状态,反正是看了一部书、看一部剧,就会把自己陷进去,内心会在故事里徘徊,仿佛故事主人公就是自己,一切就像自身经历一样,有时候你会想,要是能永远呆在故事里,永远呆在幻想,多好,可惜常常要醒过来。
很遗憾的是,大学之后,特别是近一两年,这种体会越来越少了,可能是越来越现实了吧!
《夏目友人帐》提到,一些人长大了,就看不到妖怪了,我想,也是表达这个意思的。
所以,长大,是感受性丧失的一个过程。
现在知道,作品都是人创造的,既然是人创造的,就一定有好有坏,而读东西多了,就会有自己的趣味,懂得判别,只有好的作品,才有打动自己的可能,为什么说是可能,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会视而不见。
而且,你也会想着去创造作品,以前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哭哭笑笑,现在你要去创造自己的故事了。
所以长大,是会寂寞的。
《伊豆的舞女》高中便读过,大学又重新读了,愈发地喜欢,今晚看了电影,实在是美妙无比,感觉电影把书的精髓都演出来了,简直是把想象中的读书人和舞女搬到荧幕上一样。
很多时候,当个观众就好了,看别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以收获很多。
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当个孩子吧!至少在我欣赏作品的那一刻,我希望能保持童心,像以前一样单纯,容易被打动。
任何门类的艺术,只要钻进去了,就会有趣味的吧!
文学艺术,本来就是给人带来美好感受的东西,所以,不急着去分个高低,井水不犯河水,该是最好的状态。
至于煲剧、打游戏和文学艺术有什么不同,我很难说有什么分别吧!因为都是带来感受性的东西。也许可以用理性分析出后者许多的优越性,但总觉得缺乏说服性,至少无法驳倒人的感性。
把艺术和娱乐等同,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误区。文学艺术带来的感受,是看不见的,而刚好它又和娱乐有点像,所以就被蒙蔽了双眼。
借用庄子的话,这就是斥鴳和大鹏鸟的区别。
看不到的东西,理性也无比证明,倒不如,就用感性的说明吧!
毕竟对于比较追求超越感、不那么现实的人来说,有个高雅的艺术在那里,就相当于有了适宜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