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同事的较劲,周末要愉快的去加班,发现最近救火的事情干的比较多,莫名其妙就被加班了,老大发令我无法拒绝。
其实, 周一上班我立刻询问这位同事是否需要帮忙,之前也委婉的告诉过她这次方案的重点和可参考对象。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情,我干的还真不少,这不又遭遇了一回。不是我喜欢管这种闲事,很多事情别人做不好,兜底还是我,我为什么不合理分配下工作,尽量让自己过得舒服呢。
但是,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可以寻求帮助,别人还递上橄榄枝,依然视若无睹。挺想知道这样的人的心态,大胆猜测下:
1、这件事情我一个可以干好,不用任何人帮忙,deadline前保质保量交活儿。嗯~能独当一面,不错。作为任何一个领导者见到这样的人,笑开了眼,不着急的时候塞几个人还能带带新人,
2、这件事情我一个人干,更能锻炼自己,别人在不好发挥自我潜能。年轻人,有想法敢拼,优秀。
3、这件事情我领的任务,让别人参与一起,分功劳,不太好吧。职场正常心理,挺能理解的,谁都想刷存在感、刷好感,关键是你能刷得动。
我的这位同事,上班8小时,下班从不会再多学点儿什么,基本没见过加班。在工作上的付出,差不多就好,说这样的人对事业有什么企图心,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过分妄想。
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能力范围和能力范围外的区别。能力范围内的,你驾轻就熟,放眼望去爱咋滴咋滴,能奈我何,相当赞的体验。能力范围外的,有导师、团队可以帮助你,我一般都会去求助,不会死扛,因为真的扛不动,个人能力确实有限。
工作上,一般拓荒的事情初次都是到我手上,新鲜对我而言富有趣味性,但我从不自信到这个事情我一人可以搞定,你们看我表演。每次碰到新的事情,大纲定下来前会和领导及团队成员通过不断的沟通达成一致,确定我们所有人目标一致,实践路径目前看基本可行,立马不犹豫开干。对任何我需要了解又是空白的地方,从不在领导面前掩饰我的无知,人的无知才是常态。
在项目会议上,领导下达完任务, 问所有人明白了吗?没有人回答,我直接摇头,说不明白,有哪些地方是我没搞懂的。那是我第一次惊到我领导,他楞了几秒才开始回答我的问题,可能部门之前的同事都是闷葫芦型的,接受任务主要途径开会,知道不知道具体任务细节在开会后,出问题了项目交付时。大概的一些人的工作流程是这个样子,项目开始前的思考不够,或者不懂装懂,说不懂太没面子。
2017年,在最高法呆一年,我进步最大的一年。因为一个专项向科技部提交申报指南,各行各业的经营被汇聚在一起,一起出谋划策怎样才能占据市场创新的高地,又实际解决目前市场存在的需求。很幸运,老大带着我一起混这个项目,有机会见识各高校企业里的精英,场面很壮大,每天旁听都有些消化不良。牵头的是个军工所的所长,性别女,是我老大赞不绝口的人,也是我的偶像。
这个所长不懂几大部委的业务,只熟悉科技部的套路,引导我们这么庞大的专项纯粹依靠逻辑。项目工作量巨大,这位神奇女侠每天迭代,当天立刻发出指导意见,第二天接着来。作为参与单位别人过审的时间就是我们修改和休息的时间,而负责人是连轴转,吃饭都不能挪地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指导我们的过程,就是听我们讲业务故事的过程,再三言两语提几个问题,就可以准确判断这个事情对与错,下一步改善方向。因为她在行业领域是空白,有些故事一个案例可能她听不太明白,只要她不明白的地方会立刻指出,从不把自己身份面子摆在第一位。这个优点,在后面事情平顺后来了个新领导人,才让我体会深刻。稀里糊涂搅不清楚,又要发号施令,结果就是在那里绕来绕去,几乎迷路。
认怂其实只是一种坦诚,不褒不贬的中性词,不懂的期待别人多说几句,不会的希望别人多教一遍,困难的时候寻求帮助。
没人有可以说自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未知的永远比已知的多。如论身处什么位置和境地,都会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强,可以联合的时候不要死扛,实现短期效益最大化。过后再慢慢学,学不会也不要紧,保持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独到优势,大家资源互换。
学会认怂的人,可能幸福感更强一些,毕竟打脸充胖子过后会鼻青脸肿的。还不如一开始踏踏实实,竭尽全力,联合一切可联合的资源。
面子只是个自己会在意的东西,自己不在意这个东西,它也就不存在了。平常心生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