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会了我这几个坏习惯

看了简书不少文章小说,也写过一点发表在各个平台,感觉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仔细想想很多问题都是小学作文培训出来的习惯,不能全怪老师,涉及制度的问题在此不表,不然跑远了。

1 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的课本里一般都会问这个问题,老师也会反复强调,一般都会写在文末,即便文章里没有明说,老师也会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其实呢,很多优秀的小说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作者只是呈现故事不表态,一千个人能找到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创造了一个需要读者自己去探索的世界。即使作者的观点想表达出来,也会安排角色去表达,而不是像旁白或上帝一样直接点评。作为一个细心的读者一定会看出来的,还可能想的更深远。

2 点评表态

优秀的作者一般不会像上帝一样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读者可以通过细节看出作者的意图。比较常见的是一个小孩子却发表了不属于他视角的观点,或者在结尾补上作者的点评。

3 不克制

好的故事往往给读者留下很多回味的空间,而糟糕的是克制不住表达,把一个人物或事件说的太多太死,判了刑。其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一个人做一个决定也可能有很复杂的心理,一个好人只做好事,一个坏人哪哪都坏,这样既不真实,也很幼稚。

4  缺少铺垫  缺什么马上编一个

很多这样的,主角遇到阻力一筹莫展,正好来一个龙套,给主角一个秘籍,故事才能继续发展。是不是很奇怪? 提前铺垫好,埋下伏笔,安排悬念,慢慢放大,这样读者才不会觉得唐突。

5 假大空

最典型的是不懂成语,乱用典故,结果写出来的句子不接地气。写作文首选要学的是表达,像平常说话一样,不要先着急学各种名家的表达方式,语境不同叙述方式也要变。

比如 生气到无话可说  这是过去习惯的表达,现在的8090直接说"无语",但是之前的人怎么说?可能只是沉默或用肢体语言去表达。再思考下 如果是蚂蚁会怎么去表达?青蛙呢? 都是需要改变叙述方式的地方。

6 上帝视角

我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说的都对,每个角色想的啥做的啥都在我掌控中。其实这些写的很没意思,生活中的不确定的太多,很多故事才有戏剧性偶然性。写作里面有一个技巧,不可靠叙述者,一般是第一人称的我,我说的很多是猜测臆想,可信可不信,却可以做铺垫埋伏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中国古建筑千篇一律? 当然,就专业说来,我应该试图告诉他,不,不千篇一律,有庙宇有民居有崖...
    PepC阅读 1,995评论 2 11
  • 文/翼眸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在自由自在的空气里吵吵闹闹,你可知道我唯一的想...
    翼眸阅读 1,160评论 4 3
  • 鲤鱼只有逆流冲过黄河那车马不通的龙门才能一跃成为龙,从此不在是那个丑陋的鱼而是鱼鱼都羡慕的龙,鱼成龙后也不一定能在...
    泪痕残阅读 1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