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都是以学习为重,天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喜怒哀乐都给了学习。
学生时代的学习任务都是跟着学校班级的各种规定走。小学基本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我小时候的娱乐最开心的就是和很多朋友一起玩游戏,跳皮筋,捉迷藏这些都玩过。后来有了电视,基本就是看电视,以至于现在注意力不能特别集中,眼睛也近视了。
我小时候的孤独感就来自没有电视看。所以我的第一个QQ名称叫电视迷。迷到什么程度呢?记得有一次周末家里电视坏了,我那一整天都非常焦躁,总是粘着家里人让家里人想办法把电视修好,没办法,外公只好把电视送到镇上去维修。我心里就非常激动,一直期待着外公把修好的电视赶紧送回来。晚上我也特别能熬,因为从小没人管,经常看到夜里11点,有时看湖南卫视能看到夜里12点。
我想到,其实小孩子的精力特别旺盛,好奇心和悟性都特别强,所以,绝对不能轻看小孩子。小时候我们的专注力和精力以及吸引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在长大后的心里留下印记,产生影响。
我的孤独感还来自没有父母家人情感上的关注,因此那个特别渴望拥有知心的朋友。但可能因为缺乏家人原始的爱,所以在友情里容易患得患失。所以,我对友情一直都没有什么安全感,明明想和她做朋友却总是和对方吵架,冷战。我的撒娇方式可能就是冷战了吧,但朋友们看不懂,其实我自己也不懂,就是突然就闷闷不乐了,然后就一个人孤零零地呆着。
我们家姐弟3个人,都过成了独生子女。很多东西都是长大后才明白。我们常说的正确,到底什么是正确,什么是合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个难念的经组合起来成就了人间疾苦和寻常百姓。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艰难和无奈。
没见过星星的人,不知道夜晚有多美,不知道生活有多么值得期待。
我不知道我们的迷茫在哪里,不知道我们渴望的东西的价值感在哪里。
很多的孤独感都来自什么,我不知道,可能就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自然的心理状态。孤独感也可能是必经之路。
工作之后,我的孤独感来自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工作,如何度过自己的后半生。我心里的渴望是什么,梦想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爱。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什么让我们时喜时时忧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待人处事的方式是什么。
刚开始工作,我很焦虑,为着金钱,为着方向。明明知道行动是解决焦虑的唯一办法,但依然会让自己沉迷在浪费时间的消遣里面。每一次工作回来,宁愿坐在沙发上刷刷手机,也不远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现状做出改变。
在没有金钱的日子里渴望爱情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可以接受但对我来说却不能接受。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应式教育给教傻了。不敢直视自己真实的贪婪的感受。但一直被压抑的贪婪真的会让自己看起来又傻又愣。
后来,我明白到,要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爱就是爱,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可真理又告诉我,我的爱不是正确的爱,喜欢不是正确的喜欢,讨厌不是正确的讨厌。这就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叛逆的行为在保护着我的感受,可叛逆的结果却又会让我陷入另一个泥潭。是对身边人的不友好,对别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迎合和叛逆的拿捏却不能为所欲为,让每一个人都在自我和集体的边缘通过第一反应去碰壁,然后就成了阅历,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为和心理模式。
思考到这些,让我明白要做好自己本分该做的事情,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既然希望变得更好,就不能害怕犯错。直面自己的欲望,给自己一个阳光的期待。
孤独感来自过分渴望理解,来自越过自己能力的欲望,来着对世间不能不散的筵席的期待。
刚开始我们都乐意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后来,我们学会了沉默。不是对生活低头,只是加深了对自己的期待,学会了关怀。
我渴望活成一束光,在心间默默点燃一堆篝火。所到之处即便磕磕绊绊也让彼此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