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客户主动找过来,想让我帮忙做一下保单检查和整理,因为他手上有好几张储蓄险的保单。老实说,我看到还是蛮惊讶的,就问他:
您为什么买了这么多储蓄险呢?
你有做别的资产配置么?
然后客户的回答真的十分触动我,让我自己开始反过来复盘自己对于这些投资品类的思考,经过跟他沟通,他同意把聊天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发出来。
面对我的两连问,他首先介绍了下自己的投资经历:
听了他的介绍之后,我心里默默的想,感觉是个花了精力在股票上的人。那应该投资收益还不错。我自然投以了佩服的眼光。
然后他就发给我一张图,开始考我,问我:觉得哪种收益更好,如果是我会选择哪种投资。我仔细看了看股票的情况,三年亏损,七年收益,且收益都很不错,有的年份达到50%。然后就选择了下面的投资方式。看到文章的你,也可以先选选看,再看下面的文章。
然后他发了个大笑的表情给我,就又发给我一张图。
我扎心了,老实说,我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然后他给我发来了很长的一段话:
表格下半部分的股票投资收益是我这十年投资经历的复盘收益,所以真实的还原了我自己的一个投资情况,2020年年底的时候我做了一次深度的复盘,然后得出了上述的结论。我自己算完的时候也是很震惊的。当年投入的本金,相比较稳定复利的工具而言,居然有一种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都是二百五的既视感。
我自己这些年其实客观上来讲,股票的收益还可以,但是拉长时间维度看,其实收益并不好,所以从长期而言,对于家庭资产的稳定增值而言,我从去年开始把比较大的比例的资产放在了储蓄险的保单上,当然股票我也会继续做,但是不会跟过去十年一样,配置很多比例在这种资产上面了。
虽然他的话只是描述事实,但仍然深深的扎了我的心。我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些资产配置的理念:我一直认为储蓄险只是资产配置的一个部分,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那其实可以少配置一部分,然后把绝大部分资产配置于股票和基金上以博取更好的收益。但是,我突然发现我是不是错了,对于这个客户这种投资经验的人而言,都会有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都是二百五的既视感。那对于一般的家庭呢,投资能力比较差的人,放到十年或者更长的维度去看家庭的资产配置,到底花时间自己理的财如不如把钱放在那里稳稳的增长来的更好呢?到底3.5%复利的收益是不是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