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一章后,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想教好课首先要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参。 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研究教材,不是上公开课的解读教材,而是从解决温饱的角度来琢磨教材。不仅要重视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和单元练习,还要注意“我读书我快乐”、作家卡片、名著便览、口语交际,还要注意二类字的读音。
而教参一般由“教学要求”“教学说明”“教学建议”“参考资料”四个部分组成。“教学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却是纲领性的,教学的时候了然于胸,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偏差。“教学说明”则要细细地看,有经验的老师能看到重要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考点。看来,教参需要仔细研读而不仅仅只是公开课急用时才翻阅,这点在平时我自己做得就很不够,总觉得看下现成的教案里的教学目标,然后照着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很大的偏差,其实错得很离谱。就像书中写的,实际的教学步骤不一定按着“教学建议”来,然而“教学建议”里涉及的“建议”,不能简单地当作“建议”,要当作“考点”。这样每一课的考点才能了然于胸。
其次,常态课要脚踏实地。书中总结了常态课的几大基本内容:课后习题、教参考点、练习册内容、统考题型。就像书上说的,家常课不用搞太多的花样,就像家常菜不用做出什么花式来,口味好就行了。家常课,课文背熟点,该背的背了,该默的默了,该理解的理解了,一线老师就该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些踏踏实实的事情。
总之,常态课要抓得扎实还是得多花心思在教材、教参和听、说、读、写等方面,还得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最平常的家常课,让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