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平:记忆力

这群老人家都已年过六旬了,这日却突发奇想,要搞小学毕业50周年同学会。

50年,整整半个世纪。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

发起者却说:这次聚会的意义恰恰就在这里。我们就是要考验一下每个人的记忆力。看他(她)是否把珍贵的少年友谊埋藏心底。

于是就打电话,就发通知,足足折腾了半个月,还真的把人给弄齐了。全班除4人提前去另一个世界聚会以外,其余41人都答应一定来,一定来。

聚会选在一家酒店的一楼,门口挂了标语和彩球,显得非常隆重。来得最早的的当然是几个发起者。他们发现,这家酒店的服务真不错:门外有侍应生开门;一进大厅,服务员又把热毛巾递了过来;还有一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给每个人都发一包纸巾。显然,这是为他们流泪准备的。发起者连连赞叹:好,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一会儿,同学们陆续来了。每一个人的到来,都会引发一阵激动。大家先是静静审视来人,然后突然有个人叫出了对方的名字,于是就是一阵欢呼,就是一阵热烈拥抱。也有一些人无论如何认不出来了,岁月把他们蹂躏得太厉害了。但当他自己一报家门,大家马上又把他想起来了。这种激动就更热烈,因为其中还包含着惊喜。

想想吧,50年一聚,这容易吗!人生会有第二个50年吗!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那位小老头发给大家的纸巾真的派上了用场,而且有人发现,这个小老头竟然也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纵横。他也亲自使用了篮子里的纸巾。

激动过后,发起者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来了40 人,就差一个人没有来了。大家都在询问:他是谁呢?那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此时突然放下了篮子,他走上前来说:是我啊,我是第一个来的呀,可是你们谁都没有把我认出来啊!

唰地一下,众人齐齐把惊讶的目光向他射去:你?你是谁啊,有没有搞错啊!

小老头在40双眼睛的审视下有点发窘,他急忙挺了挺腰,大声地说:我是陈大福啊,你们再看看、想想!

发起者赶紧去查名单,果然有陈大福这个名字,可是……,40双眼睛又从头到脚把他审查了半天,结果仍然找不到半点“同学”的影子。

有个发起者忍不住说:你不是酒店……干这个的吗?他指了指他的篮子,接着他又说:你别开玩笑,我们可是同学聚会……

小老头就显得有点着急:我知道是同学聚会,这种事情谁会冒充啊。我明明就是陈大福嘛,你们睁大眼睛好好认认嘛!小老头随后有有点委屈地嘟哝道:这纸巾是我自己给大家买的,酒店还管你这个!

于是40双眼睛再次聚光,恨不能看穿了他的骨头。可结果还是失望地摇头。

小老头这回可真有点急了,他急扯白脸地说:你们的记忆力……怎么这么糟呢,你们仔细回忆一下,那时咱班每天是谁最早来搞卫生的?

众人一齐做冥思苦想状。

小老头说:你们再想想,学校开运动会,是谁给你们看衣服,是谁给你们打开水,班里组织劳动,又是谁干得最卖力气……

众人仍在冥思苦想,仍然半信半疑。

小老头又说:你们再回忆一下,班里的垃圾每天都是谁抢着倒的?

突然有一个女同学尖叫了起来:哎呀,我想起来了,他的确是陈大福,他是我们的同学啊!

众人就一齐把目光投向女同学,显然希望她拿出证据来。

女同学就有点兴奋,她说: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他偷了学校附近农民的地瓜,让人家抓住,押到学校门口来示众……

噢——!众人齐发一声喊,他们的记忆闸门一瞬间呼啦拉全部打开,现在再看陈大福,怎么看怎么都像他们的同学了。

但是此时的陈大福却没有半点兴奋,他反而像中了枪一样痉挛了一下,他张大嘴巴,面部扭曲,用颤抖的声音说:天哪,你们还记着这件事啊!我做了那么多好事,就是想让你们忘了这件事,可是你们太太……太伤人了!

陈大福慢慢转过身去,提起他的篮子,摇晃着向门外走去,任凭后面喊破了嗓子,他也一直没有回头。


战马火龙驹

申平

战争结束了。骑兵团开始解散。那些曾几何时驰骋疆场,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战马,突然面临着一场悲剧命运。

随着一批批官兵的复员转业,部队也开始处理战马。每有一批人走,都会出现人马生离死别的一幕,那些在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们,一个个抱着马脖子哭得昏天黑地。但哭归哭,他们任何人也无法把心爱的战马带走。而且往往他们前脚走,后脚那匹马就被地方上的人牵走了。有的去拉车,有的去犁田,有的甚至被屠宰。

马厩里的战马越来越少了。最后,只剩下了团长的那匹火龙驹,它每天孤零零地在那里发出阵阵让人揪心的嘶鸣。

团长的这匹战马可真是一匹好马。它全身赤红,不带一根杂毛,腰身长,鼻孔大,四蹄犹如小碗,站在那里,威风凛凛,跑动起来,快如疾风闪电。团长和战士们叫它火龙驹,一直认为它肯定是条赤龙转世。

大凡战马,都能粗通人意,这匹火龙驹就更胜一筹。在战场上,火龙驹特别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所担负的责任,每当枪炮一响,它都会长嘶一声,准确地按照团长的意图,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火龙驹还似乎懂得躲避枪弹。经历那么多的战役,它和团长居然都毫发未损。

这些天,已办完转业手续的团长一直在为火龙驹的归宿奔忙。开头他想把它带走,但他要去的地方实在太遥远了,带一匹马谈何容易。接着,他就到处奔波,要为火龙驹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新主人。

这几天晚上,团长几乎都在马厩里陪着火龙驹过夜。他给火龙驹带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自己也会带来酒菜,一边喝酒,一边和火龙驹说话。喝得差不多了,火龙驹就会卧下来,团长靠在它的身上,开始哼唱一些战歌,唱着唱着,人和马都会泪流满面。然后他们就沉沉睡去。

分别的时候终于来到了。这天,团长从外面带着一个人进来,他们站在火龙驹面前,用不同的眼神看着火龙驹。那人说:好马好马!真是好马!团长就说:你一定要把它照顾好。我会每月寄钱给你的。两人正说着,冷不防火龙驹突然变得暴躁不安,它长嘶一声,转过身来,连尥两个蹶子,把团长和那个人都踢出几丈开外。

团长爬起来大声吼:火龙驹,你疯了!

那马好像真的疯了,它咆哮如雷,砰的一声挣断缰绳,闪电一样冲出马厩,向外飞一样跑去。

团长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和火龙驹的分别竟会是这样的场面。

且说火龙驹冲出马厩,一路嘶鸣冲过附近的村庄。在这些村庄中,也有它的“战友”沦奴隶。这些战马听见火龙驹的叫声,立刻像战士接到命令,纷纷挣断缰绳和枷锁,跟随火龙驹向前冲去。火龙驹身后的战马越来越多,最后浩浩荡荡竟有三四十匹。

马群在人们惊愕的目光中穿过田野,跑进了山里。从此,山中出现了一群野马,首领便是火龙驹。这群野马行动统一,纪律严明,连山中的豺狼虎豹都不敢轻易惹它们。有人说曾亲眼看见马群和狼群打过架,在火龙驹的带领下,马群进退有序,最后打得狼群大败而逃。

山中的野马群名气越来越大了。

便有人打起了马群的主意,特别是那些失去马匹的人家,还是想把战马捉回来拉车犁地。他们开始三五成群地进山套马,但每次都被火龙驹识破诡计,他们要么看不到一根马毛,要么就眼睁睁看着马群绝尘而去。

终于有人想出了一条妙计。这一天,许多人一齐进山,他们带着一些鞭炮,还有一把军号。他们经过一番精心部署,便开始了行动。霎时间,军号声嘀嘀哒哒地响起来,鞭炮声炒豆子般响起来,山林间一时热闹起来,真像打仗一样。

一阵惊雷般的声音由远及近,烟尘腾起,马群风驰电掣般驰来。冲在最前面的,正是高昂头颅的火龙驹。但见它四蹄翻飞,快如流星,仿佛一眨眼,它和马群已到了面前。

火龙驹带着马群冲过来,它朝着“枪炮”和号声冲来,它们在鞭炮造成的烟雾里往来奔突,高声嘶鸣,显得兴奋异常。但很快,火龙驹就似乎明白过来,它长叫一声,带着马群调头就跑。但已经晚了,许多埋伏着的人呐喊着冲过来,他们把马群朝两个方向赶去:一面是出山的路,一面则是悬崖。情急之下,火龙驹带着马群朝着山外跑了一段,突然听得轰隆隆一阵响,一些马匹掉进了人们挖好的陷坑里。火龙驹长嘶一声,带着马群义无返顾地冲向了悬崖。

人群嚎叫着从后面追了上来。

离悬崖越来越近了,火龙驹放慢了脚步,终于在悬崖边上停了下来。战马纷纷转过身来,看着渐渐逼近的人群。

那些人有的拿着套马竿,有的拿着马笼头,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青草,他们挥舞着青草喊叫着,条条喉咙都在传递着友好的信息。

随着一声长长的悲鸣,火龙驹前腿举起,像人那样站立起来,它望着逼近的人群,仿佛在猜测着人们的诚意。但终于,它从人们带的缰绳上看到了马群的未来。

火龙驹又是一声悲鸣,忽然将身子一纵,如一道红色的闪电,扑下悬崖。接下来的场面异常壮烈,让人惨不忍睹。战马一匹接一匹,随着声声悲鸣不断扑下悬崖……

人们停止了追击,目瞪口呆地看着,颗颗充满占有欲望的灵魂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赏析]

《战马火龙驹》的故事奇特。这篇作品描写的主要对象火龙驹的“动作”和“命运”也是很奇特。团长和火龙驹的“关系描写”、“情感描写”是很真实同时又是很夸张的。火龙驹真的是这么通人性吗?火龙驹真的就是如此神奇、它能通过“发疯”的“动作”来重新纠集“老部下”,它宁可当野马、宁可带部下跳崖自杀,也不愿做那些贪婪的人的“奴隶”吗?

应该说申平确实把火马驹的神奇写到家了,这种“神奇”越是写到位、越是写得淋漓尽致,就越是能撞击读者的心扉。微型小说的艺术篇幅实在有限,作家若不把“神奇”在短短的篇幅内写足、写透、写到位,微型小说的真正的文体本性、微型小说文体打动和震撼读者的魁力、微型小说阅读活动所获得的真正美感就很难实现。但是,申平对火龙驹的所有描写又不能太夸张、太神奇、太出位,若过于夸张、过于神奇、过于出位,那火龙驹的形象和故事就会失真,微型小说描写一旦失真,那它的审美过程、审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应该说,申平在这篇作品的描写中,是非常好地把握好了微型小说的“度”和“分寸”的。他全部采用了写实的故事外壳,团长和火龙驹离别前夕的那个场面描写细节,提供了真实、感人到了真让人怦然心动的程度。而火龙驹当了野马后,一听到“枪炮”声的兴奋和“动作”,也是具备了刷亮读者阅读眼光、并吊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力度。

申平赋予火龙驹形象和故事的意义,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艺术想象和哲理思索的空间。一匹战马如此通人性,那么它与主人团长几十年的战斗生活该是一个什么情境呢?一匹战马如此深情、如此固执地眷恋过去的战斗生活,是战斗的生活孕育了战马的个性,还是战马的通人性中就包涵着渴望“战斗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如果两者的内涵均有,如果一匹马的性情和个性都是这样,那么它对我们人类、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该有个怎样的警示和鼓励呵。“不自由,宁愿死!”那匹通人性的战马做到了。我们这些在人世间忙忙碌碌的人该在这匹战马的传奇描述中难道不能领略它的哲理隐喻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战争结束了。骑兵团开始解散。那些曾几何时驰骋疆场,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战马,突然面临着一场悲剧命运。 随着一...
    谷雨Jennifer阅读 5,235评论 0 2
  • 《湖海文学》(第一期)(创刊号) 目录 小说界 ——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 ——申平《记忆力》 ——孙延宜《他乡遇...
    湖海文学阅读 4,328评论 0 2
  • 二狗的名字是前主人取的,本来觉得名字就是一个符号而已,无所谓好听与否,所以前主人告诉我可以重新给它更名时,我拒绝了...
    煮妇黄艾艾阅读 4,974评论 0 12
  • “主人” 一个女子匆匆的跑进了院子。 屋中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案头伏身写着什么。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站直了身子望向门口。...
    石道人阅读 2,870评论 0 0
  • 我的记忆力不好,很多事情会很快忘记,所以一定要记下来。这是我在泰国四色菊待的最后一天,我正在拆孩子们给我的礼物。 ...
    beishiyong阅读 3,034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