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傍晚时分那日落,那一圈圈红晕在天与水的边际弥散开来。她映衬这山峦,这水域,这天际。仿佛一切都戴上了红纱巾。在静默的时间中变换着。一会儿忽东,一会儿忽西,迎接南来北往的船只。
其实这小镇的长河隶属湘江支流,一个小小渡口,承载河两岸货物的交易和人口流动。每次路过都可以看到停留渡口的几艘渔船。它们就像静止一样停留在渡口而客船却忙碌不停。特别是每隔五天一次的赶集,客船就快速地运转着。这里没有沈从文先生笔下唯美的湘西世界。有的只是喧闹,有的只有吆喝声。只把手中货一卖,满心欢喜看着腰包鼓的人。其实他们住在河的对岸,大部分是菜农。他们乘船来到集市售卖他们辛苦种下的蔬菜。我每次看到年迈的老人家在卖东西,总想买点。不知道为什么,就像看到自己的奶奶一样。我希望每位老人都能被上天眷顾。每个人都会老,但是他们老了,依然用自己的双手,过完余生。这不就是我们生活在底层人们对生活最本质的爱吗。
不忍直视现在的年轻人,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要死要活的。你们热爱的生命了吗?人生没有哪一条路可以顺着走下去,我们只有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走完这一生。就像那日落。早晨她的名字是日出。她似初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让人心生快乐。正如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喜欢呵护刚出的小孩。可以说这时付出最大的是母亲。她从一个少女,转变为一个新手妈妈,其中的心酸,不与外人诉说,但她却往后的日子学会“坚强”二字。中午她是当空的烈日彰显着生命的激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正如人到了最美好的年华。正有力量去改变一切,似乎世界任有我闯。可是独立的路上,渐渐地被世俗磨平棱角。成年人没有说“不”的勇气,也没有资格去抱怨生活的苦,一如老黄牛,低头耕耘,莫问前程,只顾眼前柴米油盐,一地鸡毛。所以人到中年,只能负重前行。渐渐那彰显激情的余晖已经西斜。人失去张扬生命的激情,只有墨守陈规。所以人生最曼妙的时刻,莫过于夕阳西下。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有了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伤感。其实如果我们开始就认真地走,一直到我们生命终局。我想没有什么遗憾的。过好每一个当下,学会坦然面对逝去的日子。满心欢喜迎接这日落西山,静静地看着这天,这山,这水。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日更打卡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