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上班第一天,第一个感觉是太棒了,终于回归健康生活了,规律作息,规律饮食。
经过又一次的实践,再次证明:我并不是一个自控能力很强的人,春节期间,彻底放飞自我,想吃吃,想喝喝,玩到累了才睡,睡到饱了才起。
总之一句话,生活时间混乱,暴饮暴食~
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新的生活,没想到春节上班后学到的第一个科技知识竟然是:暴饮暴食的好处?!!
是的,最新科学证明,暴饮暴食是有好处的。
纳尼?天天听父母唠叨,要按时吃饭,听老人讲自己年轻时生活不规律落下了胃病,难道这些竟然是错的?
这个还真说不定。最近,《自然-代谢》杂志上发布了一篇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设计的实验,这个实验把小鼠分成了 4 组:
第一组是对照组,也就是保持正常的饮食,份量和次数都不干预。
第二组是热量减少组。这组小鼠的食物总重量其实和第一组一样多,次数也不干预,但食物里掺了 30% 的粗纤维,小鼠没法消化。相当于只提供饱腹感,这些东西吃下去并没有变成热量。
第三组是热量减少 + 一日三餐组。这组小鼠的食物里和上一组一样,掺了 30% 的粗纤维,并且额外多了一个限制,就是限制它们进食次数,一天只吃 3 次。
第四组是热量减少 + 一日一餐组。这组小鼠的食物和前面两组一样,一样是掺了 30% 的粗纤维。但次数限制得更严格,一天只能吃 1 次。
测试结果是这样的:
2、3、4 组小鼠的体重和体脂率相比于第一组不限制热量的,都有大致相当的降低。这个比较正常,食物里的热量降低了 30%,吃得少了嘛,必然体重和体脂会下降。
但是最让人意外的是第4组,这一组每天只吃一顿,那相对应人类来说那可是饿的够够的,然后再来一顿饱餐,不就是人类的暴饮暴食嘛,结果咋滴?
第4组小鼠身上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而且是第 2 组和第 3 组都没有的变化。
变化一是,小鼠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大幅提升。
变化二是,小鼠肝脏中出现了明显高于其他组的甲硫氨酸。
这是什么意思呢?“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变强”这一点,对今天全世界上亿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个好消息。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之所以有糖,就是因为他们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了。而一天只吃一顿,可能会改善身体对糖的敏感度。
而肝脏中多出来的甲硫氨酸说明,一天只吃一顿饭之后,小鼠体内食物的代谢途径发生了一些变化,跟常规的代谢途径不一样。
其次,在肝脏中发现了浓度更高的甲硫氨酸,而肝脏又是很重要的消化器官,所以说不定消化和代谢功能的变化是由肝脏中不同的基因表达导致的。
研究者持续地做限制饮食份量和次数的实验,直到几年后,小鼠逐渐衰老、死亡。
最后的实验结果,第2,3组的寿命比第一组长了9%,第4组比第一组长了20%。
而且,第4组的衰老状况都要比第1,2,3组好很多。
虽然不能完全说暴饮暴食可以长寿吧,但是近乎也差不多了。
看到这里我也是惊呆了~
那到底是吃得少还是饿得久更有效果呢?
后来科学家又做了补充实验,结果证明:重要的不是少吃,而是饿的足够久再吃。
真的是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边界了~
不过认真想一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按时吃饭对人类并不是常态。
回顾历史漫漫长河,能规律的、每隔几小时吃上一顿饭,这在人类历史上所占的比例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我们现在一日三餐的习惯,也不过是进入工业社会才有的结果,其实在我老家,在大多数农村,一天吃两顿饭也是很普遍的。
所以,我们现代人提倡的轻断食,就是偶尔有一天只吃一顿饭从科学上来说对身体确实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