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在第一部分的第五章,作者从如何更高效的学习讲起,梳理了记忆的三个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从这三个过程,用电脑储存信息进行类比,浅显易懂!
我们在改进学习策略时最主要的是运用层级加工理论来提高我们的记忆水平,增加信息与我们所学知识的联系点,通过不同场景的记忆,增加信息提取的线索,从而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快速提取已有的信息。同时,作者提出了建立联系主要应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相对较多数量的项目进行记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相似度进行分类,产生塔式的链接,这样就可以节约我们认知通道相对狭窄的弊端。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方面,作者分析了两者的优势,集中学习在熟悉的知识和想要获得灵感时更为适合,而想到学习运动技能和知识时,分散学习则更具优势,当然,事无绝对,两者相互的结合,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适当的重复,并加以提取应用,对我们的学习会更有帮助。当然,学习最主要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文中作者提到了睡眠对大脑疲劳的修复,并罗列了有助睡眠的几个方法,说明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我们克服低效率的工作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除睡眠外,不同的娱乐方式有也助于缓解我们大脑对单调工作的厌烦感。文中作者提到了网络存在着虚假学习感,主要集中在信息过多增加了我们筛选的成本,另外就是媒体人对信息的简化无法培养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为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做笔记是个有效的方法,对此我是极为赞同的。作者用大篇幅详述了体系的相关性质:多元性,相关性,统一性,非线性,秩序性,对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应懂得筛选知识,避免低级知识对我们大脑资源的浪费。
反本能第二部分前两章讲述了高情商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毕竟现在的社会是群体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与这样那样的人打交道,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群体生活,也可以避免无谓的争端。书中对社交盲区即不如意的接触进行了归因,作者将之归为控制欲,认为是我们在进化过程遗留的对周围事物控制的欲望,当这种欲望能够满足时,我们对周边环境及人有了绝对的控制,从而可以获得安全感。这种控制欲可以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领导对下属,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控制过强则容易侵犯到别人的空间,从而产生了人际矛盾。作者在对如何降低或是如何有效掌控自己的控制欲时,提出了熟悉感及自我表露。我们知道,熟悉感首先表现在混个脸熟,至少给别人留下个不陌生的印象,但是我们仍应看到,混个脸熟只是我们建立 良好人际关系第一步,书中引用了心理学 家 赛 安 斯所作的一个试验,得出了纯粹接触效应的一个结论。在这段中作者用照镜子及明星增加上镜率说明这个效应,从心理学角度 来说,人们在照镜子时会自觉的对自己进行美化, 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对明星也一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不完全是某一个方面的影响。对于自我表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认为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是人际交互的一个过程,确实可以缩短人与人这间的距离,对改善人际关系,拉近人们的交往增加亲密感起很大的作用。对于自我表露,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有关于自己事实,目前的思想感受,对别人的看法,隐私 等 方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当然,自我表露也不是越多越好,亲密朋友间可以表露的多一些,而对泛泛之交也适当即可。作者在对90后进行分析时,提出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的需要到爱与尊重的需要,90后相对为温饱打拼的中年人来说,他们的需要往往体现在了尊重方面,体现在了需要更多的赞美方面。在赞美频率与效果之间呈现一个倒U型的关系,我们应把握好度。当然,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也是实现尊重需要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