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18 大米
【用时】70min(10min听课+60分钟临摹)
【自我评分】9分
【制图感受】平静安定。
打开了番茄钟,种了2棵树,完成了2幅图的临摹。
发现开了番茄钟,会变得很平静,沉下心,一点点操作。
而不再是慌慌张张因为自我觉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焦虑。此次感觉,有点掌控感,不慌乱。
记得娜娜老师说过,要开始记录做每件事的时间,这样慢慢就能够对时间比较敏感,才可以更好地去评估目标的实现时间。
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听课收获】单单一个主题类型,就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在工具栏和鼠标右键都能找到很多操作方式,以实现同一个效果。从结构到外观,在细节进行多种排列搭配,呈现出我们想要的奇特效果。
在【样式】【画布】两个功能区也可以进行多种操作,包括了主题的结构、形状、填充、边框、宽度、文本的样式、颜色、大小、粗细等等格式,还有分支线条的样式,多个主题还能进行格式的对齐以及分布层叠设置。
【制图心得】多用一用真的溜很多了。
1. 这一次操作,最熟练的是用Alt+Ctrl+C/V,拷贝粘贴样式,可以快速复制主题的样式,不用重复进行设置,快捷。
2. 第二个神奇的发现,就是自由主题对齐,左对齐很好理解,就是中心主题的第一个字对齐。
右对齐,我做了一些猜想,会不会是右边所有的子主题的最右边对齐呢?
操作后发现,是中心主题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中心主题的右边对齐,也可以理解为是分支对齐了。
3. 对于结构的水平时间轴这个类型,不是很能理解这个模型。点一点,知道了每个结构的名称,知道了结构图,但是还不能很好去运用。
4. 每个功能都点了一下,用导图再展示一次功能的运用效果,发现很好理解很直观了。
【问题碎片】
1. 【设置字体属性】和【选择字体样式】有什么根本区别?
2. 如何扩充字体的类型?
3. 在自由主题下,选择了【画布】的彩虹分支和线条渐细,发现没有反应,是因为什么呢?
4. 【样式】和【画布】都存在“结构”,作用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尝试操作,发现【画布】中的结构找不到作用对象。
5. 【结构】“水平时间轴”有什么模型可以帮助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