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一法则

#有关学习的七二一法则#

回顾与反思在学习中是常常被忽略,却又很重要的环节。

一堂课的学习包含了预习、学习、练习、反思这四个部分。

我们最为重视、花时间最多的部分是学习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输入的部分。其次是实践,即完成作业、练习、内化知识的部分。这两个环节完成之后,我们便默认已经完成了一个学习任务。

预习以及回顾反思常常是被我们忽略掉的部分,尤其是反思。

今天我们要谈到七二一法则就包含了学习反思,切磋反馈,以及行动落实这三个部分。


那么它们在学习实践中的占比是怎样呢?

学习反思(reflection)10%

切磋反馈(Peer review)20%

行动落实(Action Planning)70%

什么是学习反思?

学习反思可以理解为对预习的检测。

预习的重要性在于对一个知识或技能的基本情况提前做一个了解。

这就好比读书的时候第一遍先阅读封面,封底,推荐语,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了解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这本书,书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其次,阅读目录,了解书籍的框架结构,标记出想要重点学习的部分。并对整本书籍提出疑问,写下问题,再去书中找答案。

对应到我们的学习中,预习就是了解知识概况、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再去学习新的知识,便可做到有效学习。

什么是切磋反馈?

切磋反馈很像高手之间相互过招与相互交流,通过思维碰撞,取长补短,得出新的结论。

比如说苗苗老师在亲子课堂上设置的共创环节,孩子和家长共同创作一幅思维导图,亲子之间借由一张导图,展开讨论,彼此了解思路和想法,通过思维碰撞后,取长补短,做出成品。合作使得原本认知范围的10%扩大到了20%。

什么是行动落实?

将行动落实拆开来看便分为两部分:“行动、落实”。

行动:指的是学完知识后的及时输出,输出的方法包含作业法,笔记法,整理归纳法以及演绎法。

落实:指的是对行动的反思,结合预习来看。预习时候我们提出的问题到了落实这一环节,如果顺利得出答案,就是有效的行动,反之,则是无效的行动。

学习一共分为五个阶段:

1.了解阶段→新手

2.熟悉阶段→学徒

3.独立阶段→熟练工

4.指导阶段→行家

5.精通阶段→大师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目前的学习处于那个阶段,再利用七二一的法则,反思,切磋和行动,最终达到有效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么,L。为了防止第四起凶杀发生,我们开始调查吧。我首先要做什么呢?” “可以做什么?” “可以做某些程度的事。...
    落雪不沾衣阅读 451评论 0 1
  • RESTful只是一种架构方式的约束,给出一种约定的标准,完全严格遵守RESTful标准并不是很多,也没有必要。 ...
    技术灭霸阅读 850评论 0 0
  •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在亲人的欢呼声中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在亲人的哭声中离去,从出生到终结代...
    一切都是为明天而准备阅读 213评论 0 0
  • 拉尔夫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李波乘风而行阅读 2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