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林
青春岁月的遇见
2017年,20岁!这应该是最迷人的数字吧。不论是少不更事的少年,还是奋斗一线的青年或是深居高位的中年……对于20岁,每一个人都有最美好的词汇给予它——“是一段无拘无束的时光,是拥抱爱情的岁月,是勇往直前的拼搏……”而我却把它当做青春岁月的遇见。不是因为是20岁了。而是20岁,2017年我见到的那些影响我一身的人,经历过的感动不已的事。
时光走了,记忆却定格在2017年8月20日。从家离开,前往学校的日子,平淡无奇。路还是以前路。只是人不是以前的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习惯性的“悲情”了。也许是长大了……不觉间,班车已经开到了门口。高中毕业后两年未见的老友,在车上向我招手问候。那一刻,“即使不曾联系,见到依旧是那样熟悉。友谊就是——岁月斑驳,你依旧是我熟知的模样。”
时光不在,但2017年9月12日上海人民公园,一对年龄加起来超过170多岁老夫妇的爱情被记住了。我和同行的同学在上海的人民公园做街头采访。因为被接二连三的拒绝,我们此时信心已经消失殆尽,做着最后的挣扎时,幸运的采访到一位外地来旅游的游客。做完采访后,正在为下一个目标发愁时,坐在对面长椅上的一对老夫妻中的老爷爷向我们走来。借着问路,让羞涩的我们好问他问题。“我从长春过来玩,我和老伴加起来的岁数超过170了。”脸上的笑容,自豪,幸福。是两人这么多年来,爱情结出的硕果。采访完,还没来得及给他们指路,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走远了。我们想追上去,给他们留影,最后没有。这样的爱情不忍打扰。它留给我们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美好故事,岁月会善待“有爱”的人。
时光记得,2017年9月18日。一间公司,一群人。给了我一生受益匪浅的启示。他们用亲身经历,各自体会告诉我们前路也许迷茫,未来充满未知。但是你愿意付出,你足够努力,一切接有可能。对于他们公司而言,花费一个下午的时间,给一群未出社会青年人,说社会的课,讲人生的题似乎是浪费时间。但是燃起了不少人心中的火苗,给了他们前行的动力。那些积极面对生活,认真的人,值得被岁月尊重
孤独灵魂的共栖
渐渐长大,会想如何让自己脚下的路走得沉淀一点,让思想更开阔一点?光阴二十载,走过不少的路,遇见过很多的人。浮华人世,我在书中遇到知音,找到情感的共鸣。在与书中不同人物的灵魂碰撞中,寻找存在的价值。不论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一个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还是《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哈罗德——为了见一面多年未见的老友而孤单的上路,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在他们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不同人喜怒哀乐,不同人的人生态度。那里有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身份。读他们,仿佛与他们对话,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着他们人生际遇。
在阅读中,《平凡的世界》牵挂着少平与少安的生活,爱情。感受到润叶的勇敢,小霞的单纯,如我是她们的朋友一般。《文化苦旅》时置身在中国的各地景观中识古今先贤,领略名川古胜。《温柔的夜》跟着三毛在沙漠中探险,感受着,震撼着。如书中——“沙漠的至美,更是那一棵棵手臂张向天空的枯树。是一朵在干地上挣扎着开尽生之喜悦的小紫花。是一只孤鸟的哀鸣划破长空。是夕阳西下时,化入一轮红日中那个单骑的人。 ”很庆幸我的人生路上能与他们相遇。让孤独的个体有了灵魂的共栖。有时不论世界多喧闹,多繁忙。翻开书,那是一个无比宁静的地方。那是停下来,认识自己的地方。
再回首 !是感恩
人生如路,每走一段,需要回头看看。2017年走过了20岁的青春韶华,那些生命的美好遇见需要感恩,那些艰苦的磨砺、挫折更应该感恩。 感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带着这些美好的期许,在接下来的路上将会走的更踏实,更坚定。
未来会很长,那些时光的记忆,值得珍藏。那些岁月洗礼后依旧如初的人,一定珍惜,那些在未来更加勇敢的人,会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2017,我们一起》、《这次征文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