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听人劝吃饱饭,真的是这样,我们很多时候需要
理性地对待别人提的不同意见,有时候就是那么一两句话可能就让你的人生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今天我拿汉高祖刘邦做一个案例分享,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听人劝,吃饱饭的。
汉高祖刘邦。历史上著名的痞子英雄。
刘邦,历史上真正的白手起家,第一个平民皇帝。他靠着自己出色的情商和组织能力,奇迹般地打败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缔造了称霸四百年之久的大汉帝国。
刘邦是一个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非常高的人。
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就曾这样评价刘邦:“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刘邦,创造了历史的奇迹。他为什么能成功?我们得承认刘邦具有超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刘邦能笼络像军事天才韩信,治世能臣萧何,料事如神的张良的汉初三杰,以及像曹参,夏侯婴,樊哙等一系列甘于拼命的死士,可见刘邦情商之高。
但刘邦成功的关键是刘邦的“知言”。何为知言?就是我要讲的“听人劝,吃饱饭”。可是历史上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知言的。读过孟子的人都知道孟子曾经提出”知言“可是他老人家做到了么?
孟子虽然贵为圣人,但是他是不容许别人质疑他的。都知道孟子善辩,他不等别人说完就会立马辩驳。反观刘邦,却不是。刘邦的知言可以堪比孔子。
第一个例子是刘邦迁都,这个例子可以证明刘邦是一个善于听别人意见的领袖。在刘邦灭项羽后,原本打算定都洛阳,只因为谋士张良一席身份中肯的分析,便毅然迁都关中。您要说这算什么,不就是听别人的劝告么,但是刘邦听完别人好的意见会立刻见诸于行动。就拿这件事来说,刘邦再听完张良额话后,即日迁都。也就是听完张良的建议的第二天。可见刘邦办事效率之高,怎能不成功。
第二个例子是当刘邦大军冲进关中时,虽然他也对皇宫的美女咽了咽唾沫,对阿房宫的那成堆的财宝着迷,最后关头还是听了谋臣萧何的劝告,全部封存等待项羽,赢得民心。
第三个例子刘邦自己被项羽围困,在这个火烧眉毛的时刻求救大将韩信,可韩信却要此时称王,刘邦这个气的呀,当时就想发飙骂韩信派来的使者,可刘邦还是最后听了张良的劝告,答应让韩信称王,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相比之下,妇人之仁的项羽实在是不能比。我至始至终认为项羽不能称为一个英雄。只不过有匹夫之勇罢了,咱们同样说迁都,项羽说了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项羽的志向狭隘。项羽说:”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目光如此短浅。其谋士抨击他”沐猴而冠“,项羽大怒,抛弃仅有的妇人之仁,将之涥之。明显就没有做到“知言”这点。
可见,刘邦无愧一位伟大的帝王。
再举另外一个知言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的例子。为何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也是听人劝。为了听人劝,高薪把魏征聘为谏议大夫,大家要知道魏征曾经是他的对立面的仇人,但正是这样一个整天挑刺的人让李世民改了许多朝廷或者自己所犯的错误。他始终坚信一点——只有听人劝,才能让自己的国家不断昌盛下去,所以才有了“贞观之治”。
读史书可以明智,刘邦和李世民的”知言“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我们当代所谓的键盘侠和网民,要谨记这二字。我们可以避免在所谓的大是大非的情况下,盲目的将自己的偏执说成择善固执。知言就是让我们要听人劝,看清楚实时动态,不要盲目跟风。在这个网络的时代。我们的诸多言论可以甚至对现实世界起到很深的影响。作为一个网民,我们也可以学习汉高祖的”知言“,这样网络时代可以促进一个现代版的百家争鸣。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知言”,希望给您一个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