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行(1)皤滩古镇

6月17日,仙居小雨

蕴酿已久的台州行今天终于成行。

"鲈乡情"的兄弟姐妹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曾经的同学、同事或邻居,分别从小镇搬居到小城鲈乡,友情继续发酵。每隔一段时间聚餐,每年出行一到两次。今年,他们盼着我回来,等我有空了,出行便放上日程。

原旅行团团长顾大姐,因为健康原因不再担任具体事务,实际策划人是倪先生,他确定旅游地点,网上预订房间,开车,订饭店,点菜、付款……所有的林林种种都由他负责。

兄弟姐妹们说:他办事,我们放心,跟着他就对了。

群友14人,开3辆车,早上8点钟从小城出发,苏嘉杭转嘉绍,一路高速,往浙江台州而去。

首个目的地是台州神仙居。从吴江到下榻酒店,车程4小时,加上中途的西施故里诸暨服务区稍息,到酒店已经12点半。

下榻的酒店在半山上,与神仙居风景区毗邻。

细雨迷蒙,雾气笼罩,置身其中,仿佛真的到了仙境。

听说神仙居风景区游览时间需要3到5小时,这个时间点有些尴尬,只能放在明天。"农家乐"吃过午餐,驱车13公里,导航到一个名叫皤滩的古镇。停车场就在古镇尽头的永安溪边。

皤滩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皤滩乃永安溪独一无二的五溪汇合点,即朱姆溪、万竹溪、九都坑溪、又黄榆坑同点汇入永安溪,故皤滩有夜观五月(指五个月亮倒影)之景。皤滩又是水陆交汇之地,沿灵江、永安溪的水路在皤滩拢岸,通往浙西的苍岭古道也在皤滩起步,这种连接东南沿海与浙西内陆的优越地理位置,便得她成为古代浙东南山乡的一个著名商埠和古代食盐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码头。
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 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近阶段,雨水多,永安溪水流湍急,汹涌着往下游奔流,河床的深浅造成水流的高低落差,自成一景。

古镇入口处,拍照留念。

进古镇需要走一条长长的绿树掩映的石板路。

明清时期的皤滩古镇因为水路运输的繁忙而兴旺。时过境迁,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水运功能渐渐式微,古镇日渐衰落。

陈氏宗祠的门神与老家黎里古镇"六悦博物馆"的藏品相类似。


古戏台

仙居花灯是传统的非遗项目。

何氏里学府,回字型二层楼。

昔日繁华的街道店铺,如今门窗紧闭,无人居住。

"春花院",旧时风月场所,依然保留着三十间客房。

古镇暮气沉沉,唯一住人的就是春花院,尚有一丝生活气息。

据说,皤滩古镇的建筑仅一幢楼倒塌,其余的全部保留原状。这是我见到的最原生态、最寂寞的古镇。

仙居有名的水果是杨梅,这阶段刚好上市,街道上、马路边都是卖杨梅的摊点。

买一篓,尝尝。新鲜的杨梅,汁多,味甜。

神仙居某大酒店,环境不错。房间里有整套茶具,有水果相赠。

从窗户里望出去,对面山体云蒸雾绕,若隐若现。

安全起见,不开陌路夜车,晚餐地点选择下榻酒店,14人,一大桌,酒水自带。

江浙沪一带居民,口味相近,无论中午的农家乐还是晚上的大酒店,吃得都很满意。

明天赶早游神仙居(天气预报上午小雨,下午大雨),晚饭后不打牌,回房休息。

房间里有供客人阅读的三本书:《诗意仙居》《神仙居》《梦游天姥》,翻翻看看,从书本上了解神仙居天姥山。

台州行第一天圆满结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