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暑假燠热,我躲在空调房间,盯着手机屏幕发呆,晨练群里面热闹极了,朋友或在新疆漫游,或在大连海边冲浪,或在城市地标前留影纪念,照片里的他们开心极了,我羡慕嫉妒爱,我的暑假要做饭做菜、照顾14岁的泰迪狗等琐碎事物,没有时间出去旅游一下。
8月30日晚,从外地归来的群友在晨练群里号召大家第二天早晨在淮安南北分界线开启晨练,这一建议像一颗石子扎进了水里,打破了整个房间的燥热,给我带来一丝清凉,我愉快地同意了。响应者有:团长、政委、王总、李总、王医生和我。
早晨,老婆还在梦乡里,睡得正酣,儿子孙女的房间,房门紧闭,因为儿子在洪泽演出回来很晚,孙女一直等到他回来才入睡。
最近一段时间,儿媳妇到牡丹之乡菏泽出差,儿子晚上在洪泽湖边演出不断,回来满嘴的小飞虫,我们要全天候陪孙女玩。孙女睡得晚,早晨得让她睡足了,她中午不睡午觉,我也不能午休。
看着暑假前做的那些旅行攻略、每一项背后都需要时间,而儿子儿媳,每天忙得脚朝天,我默默回到电脑前,把“暑假旅行计划”方案,改成每天早晨在淮安旅游。我一位退休老人,还被家庭所需要,这是值得的。
群友发来的旅行照依然美丽,我不再羡慕,因为我懂了,为了家人,我没有自己的旅游时间是可以的。
来到南北分界线,群友们都到了。王医生在群里说,等一下,有惊喜。离约定出发时间还有一分钟的时候,王医生到了,手里提着食品袋,里面装有四个热气腾腾的玉米白面馒头,她告诉我们,玉米是刚下市的,新鲜得很,快尝尝吧,早晨刚做的。我吃着一个馒头眼睛还瞟着另外一个馒头,王医生说,这个不要想,是给团长准备的。政委告诉我,我写的文章她都看,只是眼睛有点吃力,能不能听,完全可以听。
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听从新疆归来的王总、团长介绍十八天逸闻趣事,不觉徒步一万步有余,看到淮安市政府为柳树湾景区的创始人张发善竖立铜像,深为政府为普通人塑像这一做法叫好。
回来路上,李总对我的文章提出这样的建议,网上或者书本上有的东西就不要再写了。这一点穴很准,我有时候,文章写得内容不够千字,会从书本上找一些相关内容充实进来,这是“掉书袋”。今后,不再更多引用别人的文章或者说的话,这作为我今后写文的遵循。
在写作此文的时候,王总诗兴大发,先后在晨练群发来两首诗,一并记录为纪念。
自谑
六人健步兴致高,
老王今晨有点飘。
及时行乐须慷慨,
莫待日头挂树梢。
馒香情长
王琪途上讯音传,
稍待毋焦心莫煎。
见面之时呈喜意,
手中热馒见诚虔。
掰开与李同分享,
部长全吞一瞬咽。
眼馋尚有单枚在,
琪语多尝礼不圆。
团长道中迎众客,
馒香共品意绵绵。
发现身边的美,一起交流分享,与出去旅游又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