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拼的是父母的为人

1

有个远房亲戚阿姨,脾气特别暴躁,为人又蛮横无理。

她对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不是打就是骂,大家常常听到从她家屋里传出:

“手断了吗?倒杯水都能洒出来!”

“你真是丢脸!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

每次孩子在外面不小心磕了碰了,她不是安慰孩子或担心孩子的安危,而是破口大骂,“你是猪啊!地上有坨狗屎要你摔下来吃吗?!”

这位阿姨不仅仅是跟家里人这样,对外人更是经常祸从口出、胡搅蛮缠。

每当家族里有些事情,需要每个人都义务出力的话,她就偷奸耍滑,教孩子能溜则溜,“没啥好处就不要出力了!”

但如果有什么免费的东西,哪怕这东西是给大家公用的,她也会比吃了兴奋剂的“马家军”跑得还快,让着孩子跟着她大包大揽地拿回家里。

有个做过保安的长者看不下去了,很客气地提醒她:“要有分寸”。

她觉得保安欺负自己了,撒泼打滚哭天抢地,“真是个低贱的看门狗!说你是狗都抬高你了!”

一旦她跟人吵架,哪怕是自己错,她也会拉着孩子出来“参战”,帮她说话,教孩子黑白颠倒地跟着她一起去攻击别人。

她一直教孩子,“在外面弄坏别人的东西,或做错了事情,打死也不要承认,这样就不挨赔偿了。”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在阿姨这里,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辜负她了,一坐下来,就跟孩子们数落这个不好,那个不行。

阿姨的儿女,直到长大结婚后,还经常对人说:“我觉得某某某不好,因为我妈说她讨厌!”

可见阿姨对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孩子们从小就听着自己母亲错误的教唆,还看着自己的妈这样的性格为人,长大后跟她一样的蛮横无理,人际关系糟糕,处处顶嘴跟她吵,是意料中的事。

所以,当阿姨泪涕皆下地跟亲戚们哭诉:“儿女真是白眼狼呀,天天跟我顶嘴,把我气死了!”

没人愿听,也没人去劝。大家都觉得,孩子这样,还不是你教出来的?!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所有以不良方式对待孩子的父母,都在不自觉地对自己做恶。”

为人不正的父母,他们在教养方式上的灰暗与错误,已经在孩子的生命里安营扎寨,结出恶果,孩子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将它们驱逐和消灭。

所有的恶果都会透过孩子的人生反馈回来,最终是对父母自己施恶。

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为人处世怎么样,镜子就会有样学样地反馈回来给你。

那些怪子女不孝顺、不争气的父母,其实孩子不过是在你不良的影响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已。

2

一位小有职务的大叔,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很正确的,张嘴闭嘴“孔孟之道”,经常给孩子引经据典,大段大段地讲“仁义道德”。

他讲得真的很好听,很正确,大家都经常被打动。

但他仅仅是口头说得漂亮而已,做法完全就是背道而驰。

他对女儿说:“要善良,要体恤。”可带女儿到餐厅吃饭时,却因服务员迟上了一会儿菜,就在公众场合大发雷霆,扬言要“投诉服务员,扣她工资!”

他教女儿:“众生平等,同情弱者。”却经常在心情不好时,当着女儿的面把气撒在保洁头上,破口大骂她“没有把家门口的灰完全拖干净!”

他给女儿念:“严于律己,礼貌待人。”却在女儿对客人不闻不问,把桌上自己爱吃的全干光时,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包庇她,替她辩解。

后来,他心爱的宝贝女儿,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善良、孝顺、正直的孩子。

而是刚结婚不久就被休回了娘家,夫家放话,“真是个极度自私任性的人,绝对不可共度一生。”

大叔非常痛苦,他从小到大给女儿讲了那么多的道理,而女儿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位大叔比上面那位远房阿姨高级一点儿,最起码不像阿姨那样刻意把孩子往坏里教,他还是知道要给孩子讲正确的道理的。

但大叔忘了,“言传不如身教”。

并且他这个“言传”也只是说说而已,从来没有督促女儿严格按要求去做,再加上他自己本身的行为跟他讲的道理格格不入,女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变成什么样的人,可想而知。

心理学家派克更是一针见血的说:

“很多父母自身缺乏基本的自控能力,形容邋遢,颓败不堪,甚至偷奸耍滑,背信弃义,生活毫无自律,却强迫自己的孩子有自控力,有道德,三观正,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这简直是世界上最滑稽的笑话!”

父母不良的影响有些是有意的,比如上面的阿姨;有些是无意的,比如这位大叔。但对于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两者没有不同。

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影响似乎可以被遗忘,但很多人长大走进社会后,摔了无数跟头才明白,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为小时候遭受的不良影响而付出代价。

父母种什么因,就会收什么果,孩子就像土地一样诚实。

为什么同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样的课本,却有着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孩子?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不同的人?

在源头上来讲,是我们生命早期父母对我们不同的影响,让我们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导致我们走向不同的人生。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给他的人生输入了最原始、最重要的影响,不管好的坏的,孩子都不知不觉中照单全收。

“妈妈说不能吃冰激凌”、“妈妈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爸爸喜欢打人、爸爸总是抽烟……

很长时间内,父母这些言行强烈地占据了我们的全部脑海。

读过了很多书、经历过很多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已经能判断出父母的很多言行是不对的。

但父母的言行影响依然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潜意识里,就算隐约感到哪里不对,还是无法完全从他们的影响中摆脱出来。

于是,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父母影响的阴影里。

而这些影响并不都是美好的,甚至有一些还非常的不好,不好得,足矣让你的一生少掉很多美好。

所以,当我们长大成人,走进社会,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独立思考,重新辨别父母言行的对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妈妈说的话,爸爸做的事,有的对,有的不对。不对的地方,要头脑清醒,不能让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而为人父母者,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行动上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每个孩子都无法完全摆脱父母的影响,孩子的一生,拼的是父母的为人,父母为人正直、善良宽容,孩子的人生才能有诸多良好的收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