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媒体和公众对电影《房间》的里的男主角好评如潮,甚至认为他会打败小李子,而女主布丽·拉尔森则低调得多,直到她摘得2016第八十八届奥斯卡影后。
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是:小男孩演得很好,但主角终究是布丽·拉尔森,奥斯卡最佳女主,实至名归。她是位好的母亲,但除了jack,没有真正理解。这是令我蛮难过的一点。
从某种程度上说,男孩之所以能成长为一个还算健康的孩子,正是因为乔伊在受害后还能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没有被绝望的处境逼疯,否则,房间里该是两个精神失常的人。
但是,在她被解救后,为什么所有人都好像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只是无限地同情她,难道更重要的不是认同和肯定吗?
就像她和母亲吵架时说的:是的,被救出来本来应该很开心,但是我没有!为什么?因为在她并没有完全认同自己行为的时候,她身上又压多了更多的稻草。从她的父亲无法面对jack的时候开始,她就知道对于孩子的取舍并非被所有人理解,再后来,那个无良主持人提醒她:当初为什么不让那个男人把孩子送到医院去,让孩子逃出房间过上正常的生活?
说真,如果没有这个提问,连我这个观影的局外人都意识不到还有这种选择。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做出如此苛刻的行为,她只是普通的妈妈,不是伟人。为什么好像因为她经历了这种骇人听闻的事,她就应该蜕变成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什么不承认,把儿子留在身边,和他一起成长,保护他,也是一个普通母亲可以做的应该受到理解和肯定的事。更何况,我很反对有人认为的,她留jack是为了日后他可以救她出去,当她们练习完逃生方法时,jack问出去后还可以见到她吗?她没有回答,我那时也认为,事情败露后old nick会首先回家把乔伊杀死。
即使不是从道德苛刻的角度看,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局外人会如此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谁能确认送医院能让他更健康幸福?谁有资格质疑这位母亲用她能做的最好的方法来保护孩子?谁有资格否认她的勇敢?
所以,乔伊从解救后其实一直不确定自己做的是不是完全对儿子好,她一直在受这个问题困扰,但是没有人发现。当乔伊在接受采访时,jack是在旁边楼梯看着的,当时问到这个问题时,我就很崩溃,我觉得至少要让jack回避一下。我觉得,他可能真的听懂了。
其实电影里有个呼应,乔伊在回答主持人的质疑时候就说,but I'm his mom. 语气里少了肯定。电影最后,她对儿子说,I'm not a good mom. 然后jack回她,but you're mom.他用乔伊回答别人对她质疑的话来回答乔伊,我一直理解你,我知道你做到你能做的最大的努力,这就足够了。
其实从头到尾,只有房间里的两个人能真正互相理解。
所以乔伊在崩溃之后自杀我觉得反而是问题解决了一种方式,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在要求她要尽快恢复,好好照顾儿子,也很多人包括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才是这个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只是因为她是成年人,她是母亲,她就必须担任起母亲要做的事。她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自杀住院后,反而让她明白,她不必时时背负母亲的包袱,她应该先治愈好自己,儿子也可以独自在温暖正常的家庭里成长。
影片最后她们躺在吊床上商量要不要回去看看房间,我想起之前她们聊天时,Jack说回外婆家可以看到你之前说的吊床吗?乔伊摇摇头说,看不到了,吊床没有了。 而当我看到她们重新搭了新了吊床时,我突然明白,她解救后一直逃避回忆那段被囚禁的生活,因为在她看来那段即使是和儿子的生活,也是充满了她编织的谎言,而她的新吊床,说明她已决心面对过去被囚禁的生活。所以才有后面她们一起回到房间的情节。
电影其实表现得很克制,没有放大太多情绪,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