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某日,天气清明,白云缕缕从头顶飘过。风吹在脸上已基本没有了冬日的冷意。漫步在新建的仿古城墙上,旁边护城河水无声地流着,河边柳枝已脱却了冬日的僵硬,开始现出柔柔的垂拂之意了。如果你有闲情攀住一根柳枝,可以看到已长出的如半粒米大的新芽。这个比喻是鲁迅的,我很喜欢。
返回时来到齐门桥下,站在河边,看着流水出神。桥下面的空地上有一女子在来回踱步。开始时并没有在意,沉思间,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吟唱声,曲调是“枉凝眉”,乍听之下,以为是哪里的音响发出的声音,这吟唱声没有歌词,皆是用“啊”字哼出来的。这是我最熟悉的曲子,也曾在手机中听过无数次。此时听到的竟和以前在手机上听到的毫无二致。不禁举目四顾,寻找出处。
桥上车流轰鸣而过,桥下唯有我和几位漫步的老人,此外就是那个离我稍远一点的徘徊的女子了。细一辨别,声音确是从她所在的地方传出,悠扬圆润,风致不输于我听过的专业吟唱。禁不住好奇之心,我往桥下她的方向走去,经过那女子身边时,我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她一眼,她的嘴张着,正在专注地吟唱。一瞥之下,觉得这个女子容貌一般,没有口中的声音让人吃惊。我慢慢地从她身边走过,穿过桥下,来到桥的另一边的小桥上,临桥而立,关掉了手机中的音乐,专心听那女子的天籁之音,如高山流水,煞是好听。禁不住心中浮想若干:这女子也或许有黛玉那样的忧伤,不然何以能把这首曲子哼唱地好些传神呢?又想起曾在桥对面的那一簇草丛里吹笛子的那个男子,遂觉得这齐门桥附近真是“藏龙卧虎”,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隐藏着多少爱恨情仇啊!每个人又都以自己的方式去抒发排遣心中的忧思。正如这女子,忧伤动听的吟唱声中该寄托她多少人生的悲悲喜喜呢!
一曲终了,稍停了片刻,她又吟唱了一曲“茉莉花”,依旧悠扬动听,只是没有了伤感。我不禁又猜想这女子或许就是一个喜欢唱歌之人,吟唱之中并没有什么寄托和故事,这么一想,感觉有点煞风景,刚才的诗意时刻已去了一大半了。又想这女子之所以站在桥下吟唱,想是把桥下的这一大片空间当成了一个天然的大音箱,这音箱和她的声音发生了共鸣,让她的吟唱美不胜收,这是最自然天成而又纯美的声音,没有任何乐器的伴奏,亦无任何技术处理。在齐门桥上的滚滚车鸣声中,这美妙的声音恰如天籁,在这一片红尘中悠扬。
齐门桥下,游人不断走过。听到了这天籁之音的,心中也一定如我一样有片刻的感动和欣喜。忽然觉得这红尘世界虽大,人心却亦不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都可以发悠扬之音,让这世界多一份感动,多一份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