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收到一位顺德的朋友从大理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取景于大理的蝴蝶泉,几对男女相依偎,站在桥上开心地笑着,桥下的水碧绿碧绿。
手捧着这张飞行了数天的明信片,让阴郁了几天的我一下子明朗了许多,并来了兴致翻出办公桌最底层抽屉里的小匣子,里面塞着这两年收到的明信片,澳洲、敦煌、大理、厦门、凤凰、乌镇、西塘、阳朔、青岛、北京、南京……大多地方都没有去过,却因飞来的明信片而增出一丝丝牵念。
说起明信片情结,这要追溯到我上初中时最流行的书信之交。
我住的小县城里有4所高中,每所高中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开车也不过10分钟的车程。然而,初中时期的几个好友实在是太黏糊啦,虽然每个月回到家还是会见面,可以把攒了一个月的话都拼命讲完,但因为不同学校,我们还是更喜欢买漂亮的信纸,还有时下最红的周杰伦、林俊杰、潘玮柏、林心如、王心凌……明星贴画。
上课时,将信纸往课本上一摊,用作业本一盖,便开始“创作”各种朦胧诗啊、抒情散文啊,然后小心翼翼装进两毛钱一个印有学校名的信封里,用双面胶封好捏牢,再啪啪啪贴上花里胡哨的贴纸,潇洒地写上大大的“寄”或者“To”,送到学校收信处,便开始惦记着对方啥时候收到呢,哈哈哈,我上学真的是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儿。
一个学期下来,床头柜的抽屉里已经攒了厚厚一沓信封啦。哪个周末下午无聊了,便会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一封一封地拆开,回味每一页纸上文字的味道,那时收音机里唱的还不是陈奕迅,而是听不够的周杰伦。这种书信情怀,在大学后,便被明信片替代啦。
我已经不记得收到的第一张明信片是谁从哪里寄来的。只是觉得,明信片比书信更有味道。
你看,小小的明信片,只有一面位置可以写字,而且一面的一半是要写长长的地址的,那么,即便心里有千言万语,都要汇成三两句话塞进去,少了些矫情,少了些神秘感,多出了真实的可触摸感以及它“from”地到“To”地一路的味道。
这张明信片在邮寄过程中,一定经过多次分拣吧,或是坐火车或是乘飞机,最后被邮递员夹在报纸里送到了单位楼下。想想都觉得有意思哈。
很开心,有些朋友无论去哪里,都会记得寄张明信片给我,所以,我无论去哪里,也会花上几个小时慵懒地去做这些事情。
这么多年来,这种明信片情结依旧没有变。别小看这张小小的一片纸,说不定它的小景色里或是小文字里,藏着些不易察觉和不想道破的小秘密小情愫,哈哈哈,不管有没有,至少,它能让阴郁的心情变得明朗许多,这就是它存在与出现的最大价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