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说话时候被打断的经历吗?
当你心理揣着一肚子锦绣文章,却没机会说不出来时是不是很不爽?当你汇报工作总结,对面却打断你不耐烦听下去让你挑重要的说,是不是很尴尬?当你精心准备的方案和PPT,对方看了一半否定了你的方案,是不是很挫败?
对方之所以听下去,根本原因是觉得你说的对他无用。或者就根本就没听懂你在说什么,所以不愿意再花时间、花耐心听下去。
人脑在处理信息的时,有两个特点:第一,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会让我们的大脑觉得负荷过大,产生抵触;第二,讨厌杂乱无章,更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想想是不是这样,许多人看到大部头的书籍、复杂的数据就会产生畏难感想逃避,人们也更容易记住有规律性的数据。
想要说话更具有吸引力,工作更有效率,方案通过率更高,我们就要利用这两个特点。《极简思考:来自顶尖咨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针对人脑信息处理的规律,建议大家采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说得更少,效果更好。
结构化思维是咨询公司最广泛实用的思维工具之一,咨询师获得高昂收入,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很多时候 并不依赖对行业、对公司的更深入的理解,其依赖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极简思考》的作者美国人麦克·费廖洛,就曾经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咨询师,为谷歌、福特、西门子、领英、惠普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其成功的秘籍就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遇到问题时,先设想一个结论,在去证明或者推翻它,而不是从通常的先分析,再得出结论。不要认为结构化思维就是胡思乱想,它实际上拥有精密的顺序步骤,按照步骤做会节省时间,精简陈述,更易理解。
结构化思维的九个步骤依次是:
1. 定义问题:明确问题是什么,了解提问者的目标。
2.提出核心建议:核心建议=假设结论+利益触动点。明确告诉你的沟通对象,你的结论是什么,避免实用套话,套话会增加误解。结论应该包含“触动点”,触动点是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衡量标准或目标。
3.选择结构:用假设结论吸引对方,用结构逻辑证明假设的正确性。《极简思考》指出了层形结构和列型结构两种逻辑结构。层形——提出结论,逐层介绍形势变化和背景环境,这适合沟通对象缺乏背景知识,或是对你的建议有所抵触的人。
列形——将信息分组,核心建有几点,就列出对应数量的证据材料。
4.创建故事:让内容像故事一样有节奏感和逻辑性,叙述简练,忽略细节。这里可以参照 [美] 安妮特·西蒙斯 的《故事思维》,效果会更好。
5.讨论/打磨:没有任何一个方案从提出时就是完美的,与不同的人会面,得到他们的反馈并修改提案。当没有足够时间与利益相关人提前沟通时候,可以通过了解对方工作职责、询问相关人员、提出开放性问题列表,为下次沟通创造机会。
6.选择重要事件:重新审视框架,找出有力事件和证据。
7.证明或推翻假设:通过分析来证明或者推翻一个想法。之前的假设被证明是一件好事,假设被推翻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你已经避开了决策中的一些陷阱。
8. 整合信息:选择一个适合沟通对象的沟通方式,将信息嵌入合适的载体。语音、邮件、备忘录、报告、会议展示信息传播等途径,到底选择那种呢?你需要根据利益相关人的咪表需求,进行选择。书里有具体的分析。
9.分享想法:时刻注意沟通对象的反应,并做出回应,会让对方更有兴趣听下去。提前呈现最终提案,让沟通对象有时间稍作了解,会让沟通更深入更省时。主动询问对方有无疑惑,会显得你更有信心也会更显得尊重对方。
结构化思维被广泛应用,因为它的效果再实际中经历了无数次检验。经典的“电梯沟通”问题——当你在电梯里遇到老板,怎样利用几十秒的时间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结构化思维,提出一个假设+触动点的问题,然后做陈述,更容易获得深入沟通的机会。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思维清晰、沟通不清的状况,一切沟通不清楚,其实是因为还没思考透。如果你一直苦恼于沟通困难,不会做汇报,不会做方案,结构化思维值得你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