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意义”,其实就是个人感受——你若觉得值,那就是有意义的;你若觉得不值,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读书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妨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
1.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发大财
如果你的目标是赚大钱,读书很可能是最没意义的事情了。
因为,读书的回报、效益都很慢,你要读很多书、做很多事情、思考很多问题,才能看到阅读的效果。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品位、会思考的人,那么,读书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2.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成为“网红”或者“名人”
如果你想出名、想红、想提升自己的阶层,读书可能会浪费你的时间。
但如果你想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无法逃离“眼前的苟且”情况下、为自己的内心搭建一个“诗和远方”,那么,读书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3.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提升格局
如果仅仅依靠读书就能提升格局,那么,高三学生、老师、图书编辑应该是最有“格局”的一群人了。(无意冒犯)
因为,“读书”是最基本的要求,想提升自己的格局,你还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大量实践、深度思考。
4.读书不一定能帮你摆脱孤单
如果你害怕寂寞,最好的方法不是读书,而是跟朋友交流、聚会。
但如果你愿意享受寂寞,书,一定是你最好的陪伴。
5.读书不一定能改变你的现状
你读100本《搭讪把妹指南》之类的书,国家也不会给你发一个女朋友;
你读100本《富爸爸》之类的理财书,你的银行账户上也不会有人给你打钱;
你读100本《麦肯锡工作方法》,上司也不会给你升职加薪……
但是,如果你愿意踏出改变的第一步,阅读,会给你勇气与指引。
……
如果你用心观察过,就会发现:
经常读书和从不读书的人,他们之间是有差距的。
有的人固执、孤陋寡闻、偏执、没见识,却又喜欢夸夸其谈;
有的人通达、思维灵活、谦虚、上进,却总是低调行事;
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转发各种鸡汤、黄色段子和低俗视频;
有的人每天与书为伴,分享诗句、美文或者阅读感悟;
有的人吵架就是靠“人身攻击”,靠喷;
有的人说话条理清晰,不带一个脏字、却能用强大的逻辑去碾压对方……
从不读书的人会说:你应该如此如此……我这都是为你好!
善于读书、学识丰富的人会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读不读书、什么时候结婚,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有人说:读书又不能快速赚钱,还不如干点别的!毕竟很多有钱人,却很少读书。
如果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那些有钱人,未必就没有文化;他们大多数都具备强大的思维逻辑、较高的情商和超乎旁人的领导力。
虽然有的人能够“一夜暴富”,是看准了机会、赶上了好政策,但普通人如果想跟他们一样逆袭,仅仅靠机会是不够的,你还得有能力抓住机会。
而读书,是能帮助我们成长的、成本最低的方式。
最后,我们用杨绛先生的话来结尾: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