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左拉
从小上过的地理课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的。
那这样说来,“无底洞”是不应该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山洞、裂谷、地缝甚至火山,都只是地壳外表的一种凹陷形态而已。
然而,我国的一些古籍中,却反复提到海外有个深不见底的,神秘无底洞。
例如《山海经》中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
又比如,《列子·汤问》中提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实际上,地球上确实有一个这样的“无底洞”。
在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每当涨潮的时候,汹涌的海水就会排山倒海的朝一个山洞里流去,形成一个特别的急流。
据专家推测,每次涨潮流进这个洞里的海水足足有3万吨!
可奇怪的是,这些巨量的海水一直往洞里流,却一直没能把它灌满!
所以,当地人们怀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像石灰岩地貌的漏斗、竖井、落水洞那样,不管有多少水都不会灌满。
不过,石灰岩地形都会有一个出口,水是顺着出口流出去的,不是消失了。
可是,多年来,专家们寻找了好多地方,也没能找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无底洞的出口。
甚至在1958年 ,美国地理学会曾经为此,派出一个考察队,来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以求解开这个谜。
考察队先是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倒入附近海水,让海水随着涨潮流进无底洞。
然后,考察队分出各个小组,分头到附近的海面和各条支流、湖泊去观察,看看有没有这种颜色的海水。
可是,令人奇怪的事发生了,考察队员们费劲心力观察了附近所有的可能出水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被染料染了颜色的海水。
考察队员们不禁怀疑,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颜料稀释了,所以看不出来了吗?
又过了几年,考察队没有放弃。重新进行了一个实验。
他们研究出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粒子,这种塑料粒子比海水轻,会漂浮在海面上不会沉底,也不会被海水溶解。
考察队回到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的无底洞。他们把准备好的130千克塑料粒子倒进了海水。
不消片刻,这些塑料粒子就消失在洞的深处。
队员们又分散到附近所有地方去等待。他们坚信只要有一粒塑料粒子冒出来,就能找到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就能解开“无底洞”的秘密!
然而,结果依然是令人失望的。
考察队员们在岛上和附近海域搜索了整整一年多,竟然一颗塑料粒子也没有找到……
至今,流进无底洞的海水,究竟流去了哪里,仍然无人知晓。
希腊亚各斯古城海滨的“无底洞”,依然给人们带来着无限神秘与遐想。
朋友,你觉得无底洞的出口究竟会在哪里呢?地球真的会有这样的“无底洞”吗?
如果有,你会想去“无底洞一探究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