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祭祖扫墓怀念祖先,笼盖了淡淡的愁绪和伤感,这天多会下雨,仿佛老天特意为人们营造的氛围。触景伤怀,更触动人的感情。春衫尽湿,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关于清明的千古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天也又雨,诗人的淡淡愁绪更加一层。
关于清明节的来源历史上有个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无法,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重耳渐渐恢复精神,当重耳发现肉的来源后,大哭。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演变至今,清明逐渐变成了祭奠祖先,踏青郊游的节日,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清明祭祀会扫墓,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时有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满地盎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以及中国对祖先和传统从未中断的怀念,清明牢牢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从未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