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大三,身高170,长相还可以,想找一个对象,有意者+VX:XXXXX。”
这大概是学校表白墙上出现的最多的信息。
继“身材焦虑”“长相焦虑”后,似乎现在也有了“恋爱焦虑”,“快餐式恋爱”成了很多人尝试的恋爱方式,很多人都在迫切地为自己找对象,以渴望摆脱单身的现状。
但爱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千千万万个人里,你真正能够爱的,只有一个。
02
大一的时候,以前很久没联系的男同学最近慢慢和小李聊了起来,总是开玩笑地说自己想找对象却找不到,小李只是慢慢安慰他:“感情的事不要着急,有合适的人了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地在一起。”
他却跟小李说:“我看你就挺合适的,我们凑合一下吧”
“算了吧,我可入不了你的法眼。”
小李清楚自己对那个男生没有喜欢的感觉,就开玩笑地把这事翻篇了。
后来没几天,那个男生就朋友圈官宣了,是他学校的女生。
她跟我说,她想不明白,他到底是真的喜欢那个女生,还是说只是想谈恋爱,像当初开玩笑一样也向那个女孩说出了“凑合凑合”的话。原来一个人的爱意可以如此廉价。
几个月前,小李给我看男生的朋友圈,配文“分手快乐”,小李看起来似乎并不意外。
随便地开始一段恋情,匆忙又潦草,恐怕很难走的长久吧。
03
这个时代的节奏在加快,所有事物都在更新迭代,如潮水般涌向我们。爆炸性的泛滥信息不断吸引我们的眼球,新鲜感刺激我们的大脑,浮躁成为常态,静下心来思考似乎成了一件难事。
这种快餐式的恋爱似乎满足了新鲜感的获得,聊天,暧昧,上头,热恋,平淡,结束,如同机械化的工作流程一般循环往复。似乎经历了很多,却也没得到什么。
来的热烈,走的洒脱。这种自以为的“自由爱情”是用暧昧和新鲜感建立起的一种关系,当热情不复存在,我们的暧昧也到了终点,浪费掉的是有限的精力。
相比随机匹配的恋爱,内心的悸动和爱意逐渐萌生的过程来的更让人心动。
中国人普遍是含蓄内敛的。
余光中说:“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杨绛说:“我来清华,一为读书,二为钟书。”
一见钟情固然浪漫,日久生情却真挚忠诚。
04
快餐式恋爱也好,慢热式恋爱也好,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快餐式恋爱或许会遇到难得的伴侣,慢热式恋爱最后也可能不欢而散,各人有各人的体验。
无论怎么谈恋爱,都不要沉溺于短暂的新鲜感带来的满足与激情。
精神内耗是可怕的,不要把有限的精力和真挚的情感放在无所谓的人身上,只有认真地爱一场,才能体会到爱情中双方所肩负的责任。
朋友们,牵手很容易,拥抱很容易,谈恋爱也很容易,可是想要真正有一个人走进你心里却很难。
所以,慢慢来吧,慢慢爱吧。先快乐而充实的过好每一天,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你那么好,何必如此急切呢?
不要被大众的焦虑所裹挟,你只属于你自己。
无论何时,我都希望你能遇到真挚而又热烈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