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法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尽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一事无成?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

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这主要是是否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基诺特,曾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十大类:

1.不要威胁,如“我再也不想带你了,你给我滚开吧!”

2.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3.不要抱怨,如“你这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

4.不要许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

5.不要讽刺,如“你可真了不起,能干出这种事儿!”

6.不要恶语,如“你这个大笨蛋!”

7.不要责备,如“你总是做错事,真是太糟糕了!”

8.不要侮辱,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9.不要压抑,如“闭嘴,不许再说话!”

10.不要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对照以上十类错误的教育语言,你是否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呢?

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一句话的问题,当这种语言成为你的一种固有教育手段时,更大的错误、甚至是极难挽回的错误往往就会发生了。如果一味的认为只有学习好孩子才会有前途,这样的观点是极其危险的,更是有损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

其实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也是五彩斑斓的。

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命潜能、不同的个性品质,做父母者不应该强求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应帮助孩子在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发展,并最大限度的开发其潜在的能量。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只能建立在自己的长项上。

对孩子成长的热切希望,常常使做父母的用过于苛刻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巴不得他们每分钟都在进步,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点缺点、犯一点点错误。对于孩子,家长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关键在于是否懂孩子,只有在懂孩子的基础上去爱孩子,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爱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仅有爱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去爱。不懂爱,爱变害。

现在发生的一些教育悲剧是父母不懂孩子,违反规律地教孩子,“揠苗助长”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让孩子受不了。

太多的父母用无知的“爱心”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的天地,摧毁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机会。

一个真正懂孩子的家长,一个能用微笑和激励去照亮孩子生命历程的家长,是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孩子会因为拥有这样的大山而产生安全感,产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只懂孩子也还不够,还要有方法,更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养生良好的习惯——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以此为中心对孩子展开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其他诸如如何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及提高他们的智力一类的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这是因为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客观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才容易成才成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