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篇:一次纠结的跑步

周日,晴。

一早要送孩子上学,所以8点左右才有时间。

今天可是周日,虽然时间有点晚,但依然是个跑步的好日子。

只是今天不能去拾贝湖了,这会儿应该门卫已经上岗,车开不进去了。

于是送完孩子我直接开车到体育馆。

今天的风有点大,还好我戴了围脖和空顶帽。

今天田径场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个跑步的,两个跑完慢走的。

热完身,8:10左右开始跑步。

我有个心理怪癖,早上6点多开始跑或者是傍晚6点多跑,那个时间段总感觉跑步有无限可能,而错过了那个时间段,我总觉得连平时的最短距离我都跑不了。

像今天这样的日子,本想跑个远距离,但跑步开始的有点晚,心里有点纠结,总感觉我今天连5公里都跑不完。

所以,在纠结中我设定了今天的目标5公里。

跑了一圈后,我感觉时间过了好久,心里暗想,今天的1公里都过了怎么咕咚没有报数?又想,可能是听音乐走神了,没听到报数。就这样又跑了一圈,咕咚报数了“您已经跑步一公里,用时6分44秒”。今天的速度这么快?怎么和感觉的不一样?

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整个跑道被太阳和风分成了三个区域。

没有阳光的跑道区域风很大,我且叫它风区。我逆风而跑,略冷的风迎面灌到我的脸上、头发上(其它地方都包严了风进不去),感觉自己在强烈地和风对抗,我努力向前,它努力想掀翻我的帽子,我压低帽子继续向前。

洒满阳光的跑道的区域,我且叫它热区。正对着逆风跑道的那一面基本没风,只感觉阳光的火热,因为跑得身上发热,感觉仍奔跑在夏天,有点难受。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心率还不到130。我嘲笑自己一声,今天不行啊,这样的心率还如此吃力。

田径场两端的那段跑道最舒服,我且叫它舒适区。既有阳光又只有微风,因为有空顶帽的遮挡,阳光照不到眼睛,感觉一切都刚刚好。

我跑步的时候不停地在这三个区域切换,经过风区和热区时好想放弃,经过舒适区时又感觉自己能坚持一下,就这样我跑过了1.25公里、1.65公里、2公里,2公里时报的速度竟然是6分37秒!跑的如此煎熬,竟然速度还快了一点,难道脑力也可以转化成动力?

好不容易跑到了2.5公里,我的状态依然一般,纠结着是不是跑到3公里就不跑了。

3公里结束时,我的成绩并不差,6分38秒,依然优于平时,平日里跑步可都是在7分左右。

我怀疑今天自己的状态并不差,可能还能再跑跑。

这里,跑道上新出现了一位20多岁的年轻跑者,是一位小伙子,跑在我的前面,步伐轻盈,但感觉并不快。我开始和他对比,他是从我后面超过我的,证明他比我跑得快。如果这样的话,别人看我是不是跑得更慢?看来,我付出的体力并不多,怎么就想放弃呢?再跑跑看吧。

我重新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如果配速超过7,今天就停下来。如果一直保持在6分多,就跑到9点准时停下来。

这样想着,就感觉没那么纠结了。跑到热区时,突然感觉没那么热了。感觉4公里来得很快,5公里也一下子就到了。

这时,田径场上聚集了十几个年轻人,刚才跑步的那个年轻人也停了下来。原来他们是一个团队,刚才跑步的那个是教练,他们开始集结队伍,做热身了。他们有些穿着羽绒服,有些穿着外套,反正20度左右又带点风的天气,穿成什么样都不奇怪。他们练的那些动作我看不懂,无非是一些拉伸和练习力量的动作。

这时田径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跑,刚刚散步的人都到一边拉伸去了。我几次经过年轻人热身的场地,心想,在他们心里我会不会很怪。在呼呼的风中,一个身穿长衣长裤的阿姨在他们身边跑来跑去,这位阿姨是不是到了更年期?还是想通过跑步抓回她仅存的一点点可怜的青春?

不管他们怎么想了,只要一跑起来,我对自己的人生就充满自信,感觉人生都在发光。

5公里后我的状态就越来越好了,现在已经跑过了6公里,只用了6分30秒。

能让我停下来的信号是9点钟。

还有8分钟就9点了,有点舍不得停下来。我停止了思考,将精力集中在时间上。又一次经过热区的时候,咕咚报数“您已经跑步7公里,最后一公里用时6分33秒”。嘿!这也是不一个不错的成绩。

再有3分多钟就9点了,我继续跑,穿过风区后我把手机拿了出来,以便在9点时结束跑步,精准地按下结束键。

很快,9点到了。今天我跑了7.42公里,用时49分10秒,配速6分37秒,这是个很好的成绩,我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

走到车里拿了早上倒好的热水和外套,又回到田径场外侧的阴凉避风处做拉伸。

第一次到这个地方做拉伸,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从这里看田径场是隔着铁丝网的,很有电影里的青葱校园的感觉。因为在外面,所以看里面也更全面。我突然发现,除了那十几个年轻人,田径场里还有几个中年人在跑步,可能他们跑得慢或者来得晚,所以我一直没看到他们。另外,还有一个妈妈带了两个小孩进来玩,她们也在跑道边上做运动。

我站在场外,做着跑后的拉伸,看着他们,犹如看着一场人生的电影,那里正在上演中年、少年、童年的人生画面,鲜活而生动。

此刻,我已经忘记了今天跑步时的各种纠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