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自己拥有怎样的人格,拥有怎样的个性。然而,当自己喜欢上读书之后,这就发生了变化。当我读着一本书,然后发生我之问题,也是作者之问题。作者之问题,也是我们很多人之问题。然后在里面寻找自己,定位自己,如何去做自己。
这本书就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犹如和作者交流,犹如和自己对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心情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索的过程。
读书,不仅仅是增长知识,更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读书,感觉更多的是,带着疑问去读书。专业类的书籍,很好理解,里面的语法,文字,名词解释,实验论证等等,我们用求知的态度去看待它。如果是人生哲理、美学、艺术,可能就需要带入我们的情感和理解,能否和作者共鸣。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让我们能够生存。美学、艺术、哲理的学习,更多的是提升我们的情商,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两者谁先谁后,谁重谁轻,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对待。
就个人而言,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为未来,自己想做什么,想过上怎样的生活,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这几点想通了的人,都已经是极为厉害的人物了。而大多数,还在朦朦胧胧,自己都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估这些东西。而要正确的评估,可能就需要,对社会、人生有一个较高的认知才能满足。
很多人,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却忘了,自己也只是想想,行动力只是一个零。
读书,就是让自己把这些能参透一些,然后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然后去行动,然后再读书不断反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实也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领悟。读书、交谈、学习,其实都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让自己去领悟,成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形成独立的人格,散发自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