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雨后,在杭州西南面的山里,我们沿着湿漉漉的小路往上,寻找李共标的工作室。
年初,他在 SoLIFE 举办了一场名为“铁打出”的个展。黑色的风炉、茶箱安静地立在海报上,凝定的气质透纸而出,如月下空山静默,有朴素的大气,教人一见倾心。这场原本预计九天的展览,开幕三天后匆匆结束了对外开放。这一次,我们就为那些错过的茶具而来。
好不容易摸到院子门,首先冲出来三条小狗,李共标站在更远处,冲我们一招手:“这里”。他的工作室,或许说打铁铺子更适合,是一座靠山搭起的水泥房,火炉、砂轮机、台钳、大小铁锤等工具毫不客气地占据主要位置,我们在靠门的桌边坐下,一边努力消化着不断扑上来的小狗们的热情,一边猝不及防被李共标一句话击伤:"你们早来一天就好了,我做的东西昨天刚被拿走,要去北京做展。"
年初的个展像是这位才三十岁年轻人的“出道礼”,为他吸引了大批关注。来的人太多,场面有点失控,又担心丢小东西,展览不得不转为半公开──只有熟人邀请才能进入。之后,他的铁器作品被人订走得更快了,拿去北京展的这批“估计也回不来了”。
留在手边的只几件东西,一碟、一碗、一茶盘、两只建水。摸到凹凸不平的表面肌理后,我们相信这些东西不是浇铸,而是拿铁块一点点敲打出来的——真正“铁打出”。也突然明白为什么李会觉得之前展览的海报“太肉了”。
一只碟,从一块铁板开始,敲打出雏形、静置氧化几天、烈火煅烧、过水冷却、再敲打修改……如此反复八次,耗时三个月才成。一尊花器,四五块铁板相拼,连接的缝隙要做得浑然一体,也要经过好几次火炼和氧化。住在山里三年了,他每天六点钟起床,“打铁”十五个小时,只有这三只小狗陪伴着他。
李共标逛博物馆、翻古籍,寻找理想的器型,再不断琢磨改进,使其臻于理想。于是,他的作品线条简练,气象沉稳,细节之处动人。按惯常思维,这样的作品多出自苏州人之手,但实际上,他出生于洛阳,到杭州也不过三年而已。
因为下学早,早年间,李共标在家乡附近做石匠,刻石碑、牌匾。后来,跟着美院的老师接活儿,来杭州做泥塑。到杭州之后,他才开始喝茶、接触茶具。觉得这些东西挺好看,就试着自己做。“首先是选择材料,金银铜铁,金银太贵,铜太软,那就试试铁吧。”
他在洛阳刻石的时候,有次爬上开采石材的山顶。坚硬的岩层裸露在外,风吹雨淋之后的独特痕迹让他印象深刻。在决定要做铁质茶器时,他特意去找十多年前的铁板、铁块来用。旧石、老铁,与园林里沾了雨迹苔痕的山墙一样,有悠悠人世、千秋万岁之感。而某些意想不到的经历,则会在铁材表面留下更奇妙的踪迹。
他的书房里有一只茶盘,作原料的铁板被化工厂的残液轻微腐蚀过,侧对着阳光看,会发现上面有像涟漪一样漾开的绚烂色彩。这是已经被人订走的,客人没来拿,李就把它收好,也不主动去问。
除了每周有一两位朋友上山来喝茶,其他时间,李共标一个人沉默地在下面叮叮当当打铁,房顶上时常有松鼠跑过,砰砰砰一串脚步声。遇上炼铁,炉里焦炭烧得旺,他就着炉火点根烟,叼在嘴里,自己美得不行。
撰文:李清河
图片提供:李共标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