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三十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常常这样观,就能到暖、顶、忍、世第一,到初果得无生法忍了。最初父母、哥哥、妹妹反对我出家,我心里不舒服;就算是我没听他们的话出家了,心里还是不舒服!到这个时候,心安下来了:「哎呀!我没有白出家!初出家的时候,我糊糊涂涂的,现在不是啊!」要思惟才能,这是要从闻思修才能得的!

      学习佛法的次第,佛开示的很明白就是闻、思、修。闻是很浅白的,但不闻还不行;闻实在就是学习的意思。学习白纸黑字的经论,对我们凡夫来说,非常重要,若是没有这些经论,我们知道什么?什么也不知道。

      所以有件事要提一提:因为唐宪宗信佛,对于佛的舍利很恭敬供养,潮州刺史韩愈反对这件事,那文章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厉害:「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我感觉若是韩愈做皇帝,佛法完全灭亡了,历史上三武灭佛,还没有韩愈厉害。韩愈的意思:「庐其居」是把寺庙给一般人来住,「火其书」是把经书统统都烧光,「人其人」」就是不杀,还给你做人。若把佛经完全烧光,就完了,佛法就不能传到现在了。三武灭佛,幸而不烧佛书,书存在我们就还可以学习,佛法也能继续住世;如果完全烧毁,佛法就不能存在了。所以书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佛法,这只是闻慧,是很起码的一种智慧,但是非常重要!一切一切的功德,非要从白纸黑字的经论学习才行的。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若说三十二相就是佛,但是观三十二相自性空时,佛就不可得了;没有三十二相可得了,那么是没有佛吗?你能这么说吗?

      佛在世时,有一次到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也就是在那里说法度化天人。大神通、大智慧的佛,初到天上的时候,用了点神通,人间的人都不知道佛在哪里?目犍连尊者入定,用天眼通来看,也看不见佛在哪里?

      比丘也好、在家居士也好,大家不知道佛在哪里,心里都想念佛,来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不知道,就来问目犍连尊者。尊者说:我也不知道。等到佛要回人间之前,把这个神通收回,这时候目犍连尊者入定,就知道佛在忉利天,因此就到天上拜见佛,佛说:「我七天以后,由曲女城三道宝阶处,回来人间」。

      人间的比丘知道佛这一天要回来了,大家都集会在那里欢迎佛。按僧伦,应该是依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样子的次第见佛。但是莲华比丘尼,她已经得阿罗汉了。她想先见到佛,就变化成转轮圣王的大威德境界,连比丘也让他,让他先跑到前面先见佛。见佛的时候,她现出本来面目拜佛,佛说:「不是你先见佛,是须菩提先见佛!」而须菩提并没有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时候他在灵鹫山思惟:「今天大众去欢迎佛,但是佛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我应该见法!」于是他就观一切法无常、从这里悟入诸法毕竟空!《金刚经》上:「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诸法如就是佛!因此他就在这里由无常为门,悟入诸法如的境界。所以佛说「不是你先见佛,是须菩提先见佛。」

      因为以前有过这种经验,现在佛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当然阿罗汉有这种智慧明白:佛不是以身相而为佛的,佛是成就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无漏的功德,而以智慧为主能够见到诸法如,与诸法如相应,是名为佛。也就是大乘佛法说:得一切种智,名为佛的意思。所以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是须菩提尊者这样回答佛。

      前面说修无相因、得无相果:为什么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实在得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是决定那样子的:而是诸法如——这是佛!能见诸法如,就是圣人;初果圣人是见诸法如,初欢喜地的圣人也是见诸法如;这就是后文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三十二、2018.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