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意义

  连续两天在昆明和寻甸两个城市之间跑,昨天签合同,今天要到寻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报到。从西部到北部有直达公交,一路基本畅通,比起轿车我更喜欢公交飞奔的感觉,多数公交车走走停停,速度就像年迈体弱的老人,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碰到赶时间的情况,不管多淡定的人都会变得焦躁。

   读大学时,从昆明到玉溪要去南部转车。每次回昆明回学校都要花很长时间坐公交,记得第一次从岷山坐185到南部客运站足足有一个半小时。南部客运站作为家和学校的中转,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过客。毕业后的第三年,我从昆明到另一个城市的中转变成了北部。如果将这三个点用线连起来刚好构成一个三角形,西部是居住地,南部是学习地,北部是工作地,如此便形成了人生的三角地带,这一生大概也就是游走于这个三角形之间,三条线是道路,三个点是归宿。

      假如把人的一生看作一百年,那么一个人大概要用二十年的时间来寻找这三个点。出生时父母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家,成人后又要努力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从三四岁开始接触校园生活,直到二十三四岁大学毕业。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能寻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找工作是为组建小家做物质准备。二十几年的时间,每个人都在为家,学习,工作不断奔跑,当我们把这三点连成一个三角形的时候,人生大概也就圆满了。

      钱钟书老先生将两个人构成的婚姻生活比作围城,那么由家,学习和工作构成的生活也是一个围城,婚姻只是围城中的围城罢了。

      终其一生,人们在路上的意义大概就在于将家,学习和工作驾驭在一个平面上!(2016-7-3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