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挂帅

        管帅,今处五莲县境内,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地。管帅何以得名?且听余娓娓道来。史载乃管仲挂帅,而得名之。

        管仲,名夷吾,谥敬仲,春秋时期人氏。史称“春秋第一相”,其任相四十载,作内政而寄军令,编练军队,齐国乃倚之强盛也。仲为相期间襄助桓公君南讨召陵,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讨大夏。曾两安周王室,可谓战功赫赫,名冠天下,后人仰慕。

        管仲何以挂帅于管帅?春秋之时,管帅乃齐国军事要地,地处齐、鲁、莒三国交界要冲,地势南高北低,四面丘陵环绕,出兵南下,绝无山川之阻,既能出入齐境南门,又乃军家必争战略要地,故备受管仲重视。

        公元前648年,周襄王之弟姬带伙同戎人、狄人攻打周王,天下骚动,齐桓公令管仲率兵救援。管仲至,即率众将士造点将台,欲发兵助周讨戎丶狄。点将台乃方圆十里之制高点,左山右水,可攻可守,实乃屯兵绝妙之地。然仲善权谋之术,乃计两全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果然,敌军闻管仲到,皆惶惶然,军心涣散。是故,敌军商讨停战,乞和平相处,遂化干戈为玉帛。

        于是,齐国遣管仲出使周王朝,周王重礼以待之,奉仲为上卿。

        天下遂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