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巴普洛夫的狗

母亲站在屋檐下,把玉米颗粒往地上一撒,嘴里发出“咕咕咕”的声音。我家那些大大小小的鸡儿就四面八方的奔过来,快活的啄食美餐。除此外,她每天还要拿一根木棍给猪搅拌食料,搅拌好了,木棍在铁盆边上磕几下,嘴里发出“唠唠唠”的声音,家里的老母猪便带着它的那些小八戒就“哼哼哧哧”的从几个方向,一溜烟跑来,一时间小小的铁盆边,热闹非凡。

那一年,初中毕业的我,在外边转了大半年后回到了故乡。那晚我在初中母校旁边的亲戚家住宿,第二天清晨,当学校的喇叭里响起“运动员进行曲”的时候,我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上操了,要迟到了。最后清醒过来,才知道自己已离开母校很久了,不再接受它的纪律约束了。

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有一个叫巴普洛夫的人,每次给他的狗喂食时,都要摇一下铃铛,然后观察狗嘴里分泌的唾液,时间久了,即使没有食物,只要摇那个铃铛,狗嘴里还是会分泌唾液的。最后,他总结出一个伟大的定理——条件反射。

前年以来,我每天订五个闹铃,有起床的,上班的,下班的,午休的,回家的。有一天闹铃被手机管家禁止了,那天的午休睡过了头,上班的指纹签到漏签了。一想起纪委人那凶神恶煞的脸,我怒删手机管家,诅咒玩忽职守的闹铃,几欲摔了手机解恨。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是母亲的鸡儿猪儿,我更是巴普洛夫的狗。

条件反射,一个冷冰冰的心理学概念。难道我们这些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每天丰富的生活,像动物一样,是由几个简单的条件反射在支配吗? 如果那样,做条狗何不简简单单,洒洒脱脱,每天只期望几次悦耳的“铃儿响叮当”。

可是,我很痛苦,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有千万个念头在脑子里浮现,有时候几个小时的时间,我都活在那虚幻里,直到自我的警觉与呼唤,才回到现实的世界。然而,最大的烦恼是,回来不久,就又被那虚幻的意象拉了回去。

我知道那是不真实的,是像毒品样的一天天一时时的麻醉吞噬我的生命的。

当皱纹布满额头,白发霜染了青春时,我猛然醒悟,我曾经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图伟志,没有一个成功。这时候,我理解了崔健的“一无所有”;这时候,我知道坟墓离我是越来越近。

这是条件反射吗?那么,是哪一个“铃铛”在一次次的将我们拉进虚幻中?

哲人说:虚伪使人类的心灵丰富了起来。想想也对,没有虚伪,哪有欲望?没有欲望,我们的心灵靠什么来填充?所谓的人群中的高谈阔论拿什么来铺垫,所谓的茶余饭后用什么做谈资?所谓的白日梦拿什么来诱惑?所谓的满足拿什么来实现?

这么说,虚伪是那个条件了,是那个悦耳的铃铛了,而我们的反应就是,追随着它

的脚步,一步步地度完了我们灰暗的人生。

不对吧,这不是生活的真相,这更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回顾人类昂扬前进的历史,阅读那些精英的思想,感受他们愉悦心灵的人文关怀,再看看身边的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以上的分析,只是我这个蠢才人生失败的例子。对于那些精英来说,虚伪的欲望,并没有左右他们的大脑,甜蜜的白日梦并没有让他们掉进贪欲谷。

科技改变生活,道德温暖人间,善良同情使我们热爱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这一切所谓的正能量,不是靠虚幻的白日梦来实现的,它是靠脚踏实地的奋斗和勇往直前的追求实现的。而那些创造践行的人,是如马斯洛所说的,实现了超越的人。

如果说母亲呼唤鸡儿猪儿的声音,巴普洛夫喂狗的铃铛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话,那么追求高尚道德的生活也是一种条件反射。

到这里,我还说什么呢?生活给予了我许许多多的做人条件,这么多年,我偏偏地只做了巴普洛夫的狗,这不是极大的悲哀吗?

确实悲哀,然声声叹息中,岁月已星转斗移。

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母亲也老了,早已不养她的那些鸡儿猪儿了,可每次回故乡我都怀念那些鸡猪满院的日子,更怀想母亲那一声声的呼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下自己。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对我自己,其实是讨厌的。嗯,其实有时候,我真的有点讨厌自己。感到有些自卑...
    恋上喵喵阅读 162评论 0 0
  • 今天是阅读《时间管理》的最后一天了,每一次的结束都是新的开始。书读完了,践行还在继续,每一天的都是新的开始! ...
    赵清炳阅读 230评论 0 0
  • 我忽然很想把南屏步行街绑起来用粗粗的麻绳五花大绑绑出后手观音和爆炸的乳沟然后高高举起皮鞭抽打她让她发出嗷咿嗷咿的声音
    刘汉皇阅读 2,51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