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思雨历史周记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主要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作用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2.形成过程

(1)实现工业化

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农业集体化

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过程:1927年开始实施;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3.特点

(1)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政治:高度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

(3)思想: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4.评价

(1)积极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背景一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认...
    蓝桉_800d阅读 3,106评论 0 0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192cm墨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
    199gyh阅读 2,286评论 0 0
  •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
    e2ebff9bfd4b阅读 952评论 0 0
  • 1、背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发展和生产恢复 2、主要内容 (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琴琴布艺18735619587阅读 1,267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3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