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一起孤独地悲伤的地方。
越来越能深深体味到在学习«兰亭集序»时老师的一句话:
“人往往在特别热闹时,心中会升起一种孤独感,空落落的,甚至会有一种悲伤。”
很奇怪,很奇怪,但确实如此。或许,确乎是有王右军的“乐极生悲”,确乎是有屈原的悲哀民生,也确乎是有少陵野老的悲天悯人,这种孤独的悲伤,总是那么复杂,那么微妙。
最美的烟火总是事先陨落。
在那些晦涩的文字中,在那些古老的典籍里,在那些泛黄的褶皱上,一行行苍老的方块字,描摹着昔日的盛唐。歌舞升平,金樽清酒,卷起的朱帘放出灿烂的光,辉映满堂。吹起的号子引出悠扬的歌,传遍四方。楼阁上美人优雅的舞姿,舞出街上车水马龙,舞台上戏子婉转的唱腔,唱出夜晚千里花灯。绵长的运河载着后世子孙的自豪,庞大的商船驶向繁花似锦的长安……
皇宫之上,那玄宗傲视天下,皇宫之下,这百姓安居乐业。
看如流水般的丝绸,看如美人般的玉器,看香气贯乾坤的容臭,看下笔如有神的诗篇。
惊叹这繁荣的唐朝,哀叹这繁荣的唐朝。
那些文字,那些典籍,那些褶页,那些华丽的词藻,那些动人的诗篇,却最终没有掩盖住这繁华深处的伤悲——所谓辉煌,所谓强盛,所谓雄壮,终抵不过安史之乱的铁骑,灰飞烟灭,负在了燃烧的战火中。
正因我深知唐朝的结局,总在读这些文字时失去自豪,升起悲伤。
想起了每年春节时的家庭聚会。
父母总是最先到达酒店,最先到达包间,空荡的房间里,父母对着纸上的人名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后来陆陆续续进来一些亲戚,那些人中有我认识的,有不太认识的,有熟悉的,有不太熟悉的,都悉数而至。
酒筹交错,满目佳肴。这场宴会往往在中午时才会开始(即使父母在九点多便到了),父辈们坐在一桌,母辈们聚在一桌。点的菜不算昂贵,也不太便宜,农家菜或许更适合这些土地的孩子吧。那些一向是不爱喝酒的,却在这天喝得酩酊大醉,那些羞于启齿的。却在这一天引吭高歌。平时不善言谈的那些人,这天在灯光的辉映中侃侃而谈,那些平时庄严肃穆的人,这天也笑得前仰后合。
听着这些“过来人”讲述曾经的故事,听着这些“过来人”回忆沧桑的过往,听着这些“过来人”描绘沧海桑田,听着这些“过来人”感叹时代变迁……空气总是莫名温暖。
往事佳期不可再,春花夏雨望来年。
坐在桌旁,他们面对的事家人,离开桌旁,他们面对的是生活。我看着他们喧闹,竟会有一种惆怅。那些从天南海北回来,只为这一场宴席的人,总该是要回去的。那些拉扯这手不愿分开的“老姐妹”们,总该放下双手,去相夫教子的。那些面红耳赤,却依旧碰杯的汉子们,总该清醒了头脑,放下酒杯,撑起各自家庭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每在这阖家团聚的日子里,我总会携一壶悲伤,却不敢举杯。
前几天,就是2020年最后一天——12月31日。班级举行了跨年活动。教室里回荡着流行音乐,黑板上画着“元旦快乐”四个大字,桌上是琳琅满目的零食,同学们在讲台上嬉戏玩耍,我却不知为何,平添一份落寞。
笑声,那些笑声都逐渐空灵,都逐渐遥远。是它们逐渐离我而去,还是我逐渐离它们而去?那些散乱的人影,都愈发地模糊了,在我的脑海摇曳,在我的心中游荡。
到底为何惆怅?到底因何苍凉?我也回答不上来。
只是真真切切领悟到:那些美好的事,那些美好的人,那些泛着光的时间,都将不留痕迹地告别。
那些氤氲在这城市里的人间烟火,总是在一片片喧哗中,揉碎在生活的土壤里,生长出的枝丫,总会扣人心弦。
最是人间烟火气,绵绵缠缠暖人心。
最是美景留不住,唯有新悲伴旧吟。
2021,那些深刻的,那些温暖的,那些沉醉的,那些生长的,我都将珍惜,那些痛苦的,那些绝望的,那些失落的,那些惆怅的,我都将收藏。
人间,多少美好易逝,请你,抓住顷刻暖意。
而我终将为这世界带来风景,带着喧闹深处的悲伤,带着繁华之下的苍凉。
晚风,以璀璨的星辰点缀夜空,我,将以纯粹的灵魂修饰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