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自己时间

                                                       ①

学生A常听别人说道“考前要丢书(输)”,A不解其意也不认同,丢书也不是更输。

不久,临面大考,A上厕所都要带着本书。三更还不肯睡觉,打开小夜灯,死撑着发酸的眼皮,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奇怪的是字总是吃不进脑子里。

隔天,早早一跃爬起,用手托腮,点头式看书。

到考场外,A还在着急地看书,但混沌的脑子根本没记住知识,只是把笔记本翻得面目全非。

由于休息不足,学习效率低下。

A,考砸了。

事后,A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说的丢书,是为了舒缓压力、减轻焦虑,给自己缓冲时间调整到最佳状态,自然,也就丢输了。

                                          ②

工作狂B,因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焦虑到掉发,于是休假回乡陪母亲。

B在家里做文案、编辑、录音,做完后,看看家里的钟,用时比工作时消耗的时间要少,比平日工作的效率高。

反正时间还早,B从容得拿书阅读,没一会,平日要读3天的书,今天一天搞定。

B再看了看时间,觉得不对劲,时间过得比之前慢。

拉起袖子,看了看表。

发现原来母亲家的钟,比实际时间要慢5分钟。

而这多出来5分钟,似乎给B的生活加了慢镜头,使B感觉到平日没有的轻松和从容不迫,沉稳的心让做事效率提升不少。

                                                  ③

行动营打卡提倡“先完成再完美”以及让我们自设完成打卡时间,我今天才真正明白,原来是往前设置边界点,提前完成,减少心理成本,使在边界边之后,可以从容不迫,沉稳地思考文章的瑕疵,增加修改的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