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线:第9日 布宜诺斯艾利斯

La Boca区Caminito街,树荫下颜色鲜艳的手工艺品小摊。那里的房屋跟这些纸模型一样,也是五彩斑斓。

天上一丝云也没有,蓝得轻飘飘的。南半球正值盛夏,阳光下晒得要命。“蒸笼头”如我,稍隔片刻便需要取出手帕来揩汗。去参观一座建筑,导游讲得衬衫背后都湿了一块,还笑着问大家,“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人觉得阿根廷有点冷?”——阿根廷人的积极乐观,我不是第一回体验。来时,飞机将落地,忽然有几秒钟左右晃动地非常厉害,我的心也提了起来,直到听见“咚”,起落架碰到地面的声音才算跟着放下。而此时乘客中居然自发响起了一阵欢乐的掌声和口哨,为机长的驾驶技术叫好……

这两天四处散布足迹,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点。看多了不是景,也许阿根廷人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可于我眼里便是挺有兴味的。比方说,我总觉得这里的生活像是一部永远上映的电影——倒不是景色有多么瑰丽,而是由于这里的人。细想,才发现令我有这般感觉的原因:此处的男女老少,无论是闲聊、谈情、逗乐、吵架或是讲电话嚷嚷,哪怕只是静坐发呆,也都很有“表情”。快乐、沉醉、开心、愤怒、小聪明,都活活显露在脸上。若面部表情仍不够传情达意,还要加上手势等等肢体语言。在小心拘谨、习惯中庸、不欲引起众人注意的中国社会里呆久了,跑到这个奔放热情的地儿,自然瞅谁都像是话剧演员准备上台。

还有,这里很少有咖啡“馆”,多是咖啡“厅”和酒吧的合体——例如建于1858年的Tortoni Cafe,街边门面跟家普通快餐店一般大,但推门而入后着实令人惊艳——撇开醇厚古典、充满细节的法式风格内饰不谈,门后的空间整体纵深竟然能有百把米,目测可容纳200人以上。Tortoni Cafe一度乃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化名流聚会社交的名利场,钢琴家鲁宾斯坦、哲学家奥特嘉和作家博尔赫斯的身影都曾于此流连。起初我还以为是城中独一处,没想到后来所访的数家名店(HCC小姐和我都爱饮咖啡)皆是如此,好比1887年开张的La Puerto Rico和1894年(算小弟弟了)的Los 36 Billares。

另外,关于食物:我已经连吃了四餐牛肉了。以我有限的人生阅历,目前有过的“据说这玩意极好吃但是我总觉得一般,到原产地才知道其中美味”的经验,有在韩国济州岛吃的鲍鱼、在法国尼斯吃的鹅肝酱、在日本函馆吃的海胆和在宁波吃的梭子蟹。这四次,都重新定义了那种食物在我心中的印象。而阿根廷的牛肉,是第五次。无论是炭烤、油煎、用红酒炖煮或是做成像大饺子一样的本地特色点心empanada里的馅儿,阿根廷牛肉都以一种刷新概念的高度登场。就算切开还带血丝,牛肉也完全不腥臊,嚼起来绵软又回弹,一点没有纤维粗糙的感觉。满口肉香,刷完牙都仿佛还在唇齿间弥漫。我决定在没有吃腻之前,一直与牛肉作伴。

从小到大的好友ZJN君与BM小姐近日办喜酒。HCC小姐与我在外,没法参加典礼,于是拍了段视频准备发给他们。里面现学现用了一句西班牙语,“feliz boda”——新婚快乐!

(文集题图均为本人拍摄。连载完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到一地,HCC小姐与我会先去其博物馆报到,了解当地人数世经营的各种成果,总希望能越看越懂,哪怕旅程结束这事便与我...
    任宁阅读 591评论 1 4
  • 在航行中上网非常不易,既贵且慢。昨日下船后连机场WiFi发了几张极地婚礼照片,收到大家不少祝福,CYL君还即兴送我...
    任宁阅读 686评论 0 1
  • 提起信封,心里就柔柔滴,好怀念那个信封的年代。在以往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任何快捷沟通方式的时代,信封就是人们...
    一剪红梅阅读 508评论 0 0
  • 昨晚整理衣柜,根据断舍离的选择,先从衣柜开始,把两年不穿或者很少穿的衣服哪怕还是新的,都一咬牙装进塑料袋打包丢掉。...
    晓晓的窝阅读 566评论 0 1
  • 01 一个跟着我工作近三年的小伙伴,昨晚睡前给我来信说:觉得自己最近很低迷,想放弃,不干了。 我看看,笑笑,没有立...
    李安迪阅读 537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