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的层面上,是没有正和反之分的。反就是对正的进一步强化,反话就是强化。比如说,爱的反义词并非恨,而是更强烈的爱,恨是爱受到压抑的结果。 当你在说我恨死某某人了,恨一个人的时候,心理医生听到的是:你爱的太深了。 恨,是因为爱着。
“行为是个体与情境的函数”,即:B=F(P,E)。其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其含义是,行为无所谓“该”或“不该”,关键看:“谁”在做?“在什么环境下”做?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战场上,打死日本鬼子,是好汉、英雄,现在和平年代,打死人,是犯罪的行为。所以,没有绝对的正与反。
例如:你感觉儿子看电视有些多了,如果你训斥道:“你就知道看电视、不看不行吗!别看了!”等等。实际上你是无意识的强化了孩子看电视的意愿。孩子可能越来越想看电视。如果你这样说:“孩子,咱们今天下午一回来就看电视,一直看到睡觉,就这么天天看,然后开学我给你配眼镜,那样多神气,到上大学时眼镜度数6、7百度了,尽管摘下什么都看不见,但是,那样才帅气!你说这样好不好?”,孩子可能立马就不高兴了,“你别说了,再说我都想哭了。”,“孩子,你是不是听出来妈妈说的是反话呀,妈妈其实不想让你看那么长时间,电视买来就是让看的,你不停地换着台看个不停,它一直给你服务,它发热了,你可以让它休息下,凉快凉快。”,“我知道了,我不会让眼睛弄坏的。”……孩子最能听出来父母要什么,想什么,要他怎么做。
又例如:某天你感觉很郁闷无聊,好烦心。如果你不断说我很无聊,其实就是在加强那个无聊。如果你故意说成:怎么会这么有意思呢,我太幸福了,我真的好开心!就这么在心里多说几次,感觉也跟着变了。很快情绪也会跟着改变。
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幸福,全在于你怎么诠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