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成长》读书笔记——作品思维

有句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水平究竟如何,一定要完整呈现出来。

在一些行业,光靠磨嘴皮子,是无法体现自己的实力的,一定要有作品。

打造得再好的人设、包装得再好的头衔,一旦被用户发现名不副实,你的IP就会“塌房”。

比如,PPT设计师,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集,而不是空谈理论。

一份好的作品集,能够让客户看到自己期望的样子。不但能提高客户对设计师的信任,还能在后续的定制环节中,节省沟通成本。

但因为抄袭这种现象的存在,有时作品集无法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而现场即兴发挥,往往是一种不错的辅助验证手段。

因此,在设计行业,往往会有样稿环节。

当然,真正有货的人,是不会因为这样的环节而心虚的。

作品思维,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对于创业者更是如此。

做自媒体,写公众号,就是积累作品的常规操作。

在早期,你无法只靠一篇文章就能吸引大量粉丝,一定会经过写上很多也无人问津的修炼期。

不过,不管过往的输出质量如何,它们都是自己的作品。

当你有了提升后,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他们认可你,一定是因为你过往的输出戳到了他们内心的某个点。

当你发现了这个规律后,要试着挖掘原因,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可靠,作品也更适合复用,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人生的低谷期,不是危机,而是转机。

试着利用这个机会,潜心打磨自己的作品,最终厚积薄发。

你输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好作品。

你积攒下来的优秀客户,也是一个好作品。

甚至,你在打磨课程中写下的每一条笔记,还是一个好作品的组成部分。

作品不需要多,但一定要深耕,做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