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家庭教育(268)

[玫瑰]20170504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268天)

《 “乖小孩”的苦恼》(作者:涵涵妈)摘录:

真实案例:

有一位妈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自信,据她介绍:孩子乖得让她自豪。“我希望孩子独立,所以一直让孩子睡婴儿床。后来让孩子跟爷爷睡一个房间。孩子一直都是自己睡觉,不需要哄睡。”

她说自己很讲道理。比如带孩子到游乐场玩,只要她觉得应该回家了,她就会很民主地说:“你再跳五下蹦蹦床,我们就回家!”孩子跳完五下,就乖乖地跟着她回家了。

然而问题出现了,孩子睡觉时,爱吮吸手指,仿佛要把手指都吮吸烂啦,都感受不到疼痛。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7卷P.22-P.22)

[玫瑰]Booboo微思录:

1、很多时候,“懂事”和“乖”是家长、大人们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不听话就会....”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等.

小孩心里知道:自己表现的“乖”,大人就会高兴,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懂事”。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那些乖乖听话,循规蹈矩的孩子总是会被家人、老师赞扬有加。而淘气、叛逆、反抗的孩子总是会被处罚、批评。

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2、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千千万,最坏的可能就是那个“乖”小孩!

3、亲爱的小孩,从现在起,你可以做生气的小孩、真实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叛逆的小孩。唯独,不要做一个乖小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