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进化论》
如何构建起一段亲密关系,或者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关系中自处,一直以来都是我觉得这是人生的一大命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前进继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婚姻,这个词语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不排斥随着年纪的增长会有一些新看法)是让我闻之生畏的,同时我也认为是生而为人需要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很多事情经历过你才能被赋予了评价它的权利,你才有资格论断是非。
婚姻的开端
1.理性VS本能
「婚姻的关键,在于它需发端于双方的殷殷之心,在强大本能的引指下,秦晋结好,且心理明了,这决定正确可靠。」
根源于理性的婚姻,事事求得符合逻辑符合需要,将双方的条件明码标价,力求婚姻可以得到一种利益的最大化,是一种不得不去做的权宜之计,细想着实冷冰可怕。如果婚姻的发端没有根于本能的热情加持,又怎会经得住婚姻征途漫漫的磨损呢?
2.毫无差池VS挫折模式
「长大成人的我们之所以会拒绝某些候选对象,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过错,而在于他们总无过错,在我们内心深处,如此毫无差池,令人感到陌生、失真。我们追寻其他更令我们兴奋的人,并非因为笃信与其携手的人生会更和谐,而是潜意识里认定它的挫折模式为我们熟知,令我们安心。」
说的俗一点,其实就是要做自己。在与人交往之初,我们总是会展示出符合社会标准定义的人格形象,因为就概率来讲,这样犯错的可能性会小很多。但每个人都去这样做之后就好像不约而同的穿上了统一的制服,虽然整洁美观得体,但实则是将自己的独特性隐藏了起来,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
相反我们应该持有的方法论应该是,抛开所有不管是大环境加在自己身上的还是自己潜意识中赋予自己的镣铐,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展露自己的缺陷。THAT'S EXACTLY WHAT I AM。If you don’t like me, so what?真实的情况是,当你不再小心翼翼不再畏手畏脚,其实你也给了对方一个信息——我和你的交流很真诚哦。往往这样的你才是鲜活的,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
围城之内
1.一地鸡毛
「愠怒者迫切需要对方理解,却又丝毫不帮助对方了解」
一个真实的情况——对于亲密的人我们丢失了最基本的容忍力,日常生活一地鸡毛,其中任意一根就能成为引爆怒火的源头,但常常无法把愠怒的本质(自己真实的需要)坦率地说出来,只是急忙忙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于是沟通便成为了情绪的冲撞。书中的一个例子:妻子想要在寒冬开窗睡觉,以便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丈夫则需要一个温暖安全的睡眠空间,于是发生了争吵。这时丈夫如果这样表达“你说在寒冬让窗开着让我感到害怕和不安。。”直接告诉对方自己最直接的感受不加任何评判不加任何情绪,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理想的状态在于,作为愠怒者的特定火力目标,我们应该持有最温柔的笑容」「若将爱人的气恼视作婴童的耍小性子,这便是给予最大可能的善解人意」
阿兰德波顿认为,成人在气恼之时只是将他幼时的软弱无助渴望爱与帮助的特质显现出来了。作为亲密关系的另一方应该向对待无理取闹的顽童一样,透过暴躁与凶残,辨认出总掩身其后的恐惧、困惑与疲倦,俯下身子来善意的给予帮助。
2.为人父母
「他们教会我们不求回报地给予,只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帮助——而我们处于施助者的位置。」
身边的女性朋友好像在为人母之后就发生了迅速的转变,母亲这个角色一下子就能让人在一种层面上获得了成熟的定义。母爱是无私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因为孩子的手足无措,父母不得不学会倾其心血地关心照料呵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在成长。生育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还很遥远,有一阵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小孩,毕竟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很多很多让人心烦的事。现在想想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用自己思想方式去塑造他,带着他感知世界,为他答疑解惑,直至有一天你幡然感叹孩子长大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在通过孩童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
关于怎样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与其和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培养他一些社会需要他具备的特质,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捆绑在孩子身上,将孩子视成成就自己的方式。这样既束缚了孩子,又绑架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这也无形中给孩子做了范式。你想让孩成为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和你自己是什么样密切相关。
3.婚外情
「婚姻:是人们施加给自己在乎或挚爱之人的一个极为奇特又无比残忍的事物。」
想到一句话“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不管做什么事timing都异常的重要且玄幻。
婚姻除却关于爱的部分,它更是一种体制,不管情感发生了何种变化,体制成员都应该坚守阵地。
4.两种依恋
书中还提到了两种依恋行为模式。第一种“焦虑型依恋”——表现为畏惧、依附和控制的行为趋势。他们往往喜欢查探伴侣,会因嫉妒而发作。第二种“回避型依恋”——亲相遇防卫和退缩。强烈地避免冲突,而且,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封锁自己。不用忙着对号入座,大部分人都会存在于这两种之一,或二者兼备。这或许可以提醒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的我不是一个人,接纳自己身上的那些小缺陷,直面它,才能治愈它。
浪漫主义VS爱情悲观主义
比起追求完美的浪漫主义,阿兰德波顿更推崇爱情悲观主义,这显然是一种更加实用的选择。「选择结婚对象,只是关于选择忍受何种痛苦,而不可自以为已觅得良方,可幸免于这爱情的固有法则。」
对于很多事情,我都是个慢热且后知后觉的人。看问题也比较偏激,比如看到幸福恩爱的夫妻携手散步这样的和谐的画面时,我会脑补出他们没有一丝争执的令人心向往之的生活。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见得。其实这个时候我就采用的浪漫主义的思想在审视这个过程。当我看到夫妻间歇斯底里的争吵以及无数琐碎烦人的事宜时,我又会很惧怕自己有一天也会被卷进这个漩涡之中,于是暗自庆幸自己单身的状况。这时我又是百分百的爱情悲观主义。其实婚姻没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劲。好与差,浪漫与悲观在婚姻中是交互出现的,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当不好的那一面出现时应该怎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地去面对。
「一个人不可能满足另一个人的所有需求。我们应该寻求方法来调整自己,尽量温柔、友好地面对另一个不完美者共同生活的尴尬现实。」
「最适合的伴侣并不需要方方面面的志趣都碰巧相投,而是应该充满智慧并且优雅地讨论品味的差异。」
「般配是爱情的成就,而不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