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文章《在移动科技领域如今领先的是中国而非硅谷》。文章中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facebook在他的通信应用中增加了叫车和支付功能,twitter推出了视频直播的功能,即时通信软件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拍照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并分享信息,所有这些技术和应用首先是在中国流行开来和使用,然后被这些美国的公司拿去借用。
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是在90年代末,当时无论是新闻门户、搜索、电子商务、网游等等,都是跟在美国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但是这一景象到了2005年时,已经得到了改变,那时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有一家中国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进行一次消费者的对决。比如,在即时通讯领域,腾讯战胜了MSN,在电商领域淘宝战胜了ebay,在图书领域当当战胜了亚马逊,在搜索领域百度战胜了谷歌,在邮箱领域网易战胜了hotmail,也是在这一年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
所以2005年是中国人统治中国互联网的元年。这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中国本土互联网环境和美国有很大区别,无论是服务器、消费者习惯、年龄等都有重大差异。
二是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方面有很多的创新,比如虚拟道具,移动支付,大容量邮箱等。
三是中国有全球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数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互联网应用环境。
基于上述原因,互联网的应用性开发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人的工具智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信的原型是2010年由美国几个青年做出来的,三个月后,腾讯的张小龙开发出了微信,但是今天,美国那个原型软件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通讯工具。但是微信从它出发,很快进入了快速迭代的阶段,有了众多的应用。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互联网人到硅谷已经学不到新的互联网经验的原因。当然,现在硅谷人也不会跟你谈互联网,他们谈基因科学、新材料、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那是另一个商业浪潮的前夜。因此,美国人在做从0到1的事情,而中国人在做从1到N的事情,两个国家在同一个跑道以不同的方式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