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婉之的校长妈妈说:人有三种命,父母给的天命,自己经历的实命,以及文化给的自修命。真正可敬的人,由实命和自修命所证明。
贫穷的神仙顶,已有两女盼着儿子的父母,给了方婉之天命。
甫出生便被抛弃,似乎是个悲惨的实命开端。然而校长妈妈的收养却给了方婉之幸福的生活。直到大学二年级,校长妈妈病逝,方婉之从遗书中得知身世。这是段幸福的实命,是有学识有名望的养父母所给予的。
身世大白后的生活又是个大转折。方婉之去神仙顶认了亲,却被神仙顶所累,缀学去了深圳,在底层打工。天命与实命纠缠不清。方婉之既无法置天命不顾,只能逃开,改变实命的轨道。
在深圳,她想要钱但不为钱折腰,她正直但也可以为利益虚于委蛇,她冲动但也为朋友深思熟虑。在工地帮厨时,她敢带“敌杀死”去要奖金。在医院当护工时,她敢反击刁难的雇主。在工厂做管理时,她为把好友招进厂里忍受老板的调戏,也敢带着厂妹为争取权利闹罢工,最后砸了酒瓶扬长而去。
方婉之一步步走出优渥的家庭,背负着贫穷的天命,努力生活。她渐渐确定,今生最好的结果就是做个平凡又普通的好人,这就是她的实命。
至于自修命,方婉之的每次思考,每个决定,都与她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比如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人本质上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神仙顶认亲是不可选择的和,朋友与爱人的选择是有缘的和,对侄子说“滚”则是减和。
这是本温情的小说,没有阴暗面的具体描写,只着重于24岁前生长的阶段。虽有底层打工的生活,但因着养母的遗产而有了破釜沉舟的底气。加上大段内心活动的内容,读来仿佛参与了一名完美女性的成长。
对,就是种完美的感觉。身世悲惨,但童年幸福。成长的环境也堪称完美,父母既有学识又有名望,既呵护又教导。既被亲人纠缠但也被亲人维护。打工时结交挚友收获爱情。婚后可谓事业家庭双丰收。即使身患癌症,也可以有所作为。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