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今天起,找到那个学走路的小孩

前段时间听了一本书叫做《好的教育》,鲍鹏山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元典“元”有源头、原来的意思,某种文化的源头,或者某一种开山式的著作就叫元典。我们今天所有的价值观,以及思维、逻辑的出发点,都是从那些典籍里来的,所以我把它们称为元典。

所以,如果你从源头入手,再看别的书就很容易理解。比如你把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读完以后,你再读汉朝董仲舒的著作,就会觉得很容易理解,他的每一句话你都知道从哪里来的。

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听《终身成长》这边书里,我问自己什么是“成长”,我思考并追溯到一两岁小孩学走路的“元”点。

一个正常的孩子学走路经常是要摔跤的,甚至有些摔得哇哇大哭,受伤的也有,这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来说算是很大的挫折了,可是他们最终却都学会了。

对于一个一两岁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发育不完全的孩子,要从类猿式动作到智人动物,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人类在离开母体后,依靠自身力量成长的初始状态。

是什么让孩子们跌跌撞撞地学会了走路?甚至从说话到流利对话只需要三四年?

"小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摔跤很正常啊。"

"来,跟我读,MAMA~"

"小孩子会长成大孩子的,我们给他一点时间。"

孩子们不害怕失败,摔跤了也会继续学走路,他们不怕丢脸,牙牙学语时模糊的音节也不会让他们害羞不再开口说话。他们的父母知道,成长需要过程,而他们必然会成长,他们有着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长大。

孩子的成长在儿童时期进步非常快。

读完《终身成长》,我理解了孩子学走路说话里面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体现——认为人是在发展状态的,要向前看。

反观成年人随着外形的成长表现更加缓慢,学习新技能或者说做出一点改变似乎也越来越不容易。

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并且不停地在证明,不愿意表现出孩子最初学习的那一面,那个学走路的小孩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学霸朋友聊天。他讲自己有一个朋友小A从小天赋很高,接受能力很强,一直都是被大人们夸奖是个聪明的孩子,轻轻松松能考上个好大学。在赞誉声中,这种学霸人设却成为了他的负担,他不愿意呈现出努力的样子,在人前依然是那种轻轻松松的样子,特别是对于有挑战的可能会失败的事情,他不愿意去尝试,后来在大学里也泯然众人。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大人和小孩,就像论语说的君子和小人不是指的某一种人,而是一种状态,有时“大人”状态会在我们脑海里喧嚣说:“你是一个XX的人,你已经定型了!”,有时“小孩”状态会说:“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可以去试试看”。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提高“孩子”的成分,减少“大人”的成分,多拥有一些成长心态,减少一些固定思维。

《终身成长》这本书更像是《刻意练习》的动员篇,给人种下一颗觉知的种子,而后开始有所作为。觉察是行动的第一步。


在这里,我觉得也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我自己很多朋友们都觉得我平时都很“端庄”,甚至很多时候比较严肃,老杨说我就是人设感太强,太希望大家肯定我,以至于我不敢犯错,生怕暴露出自己缺点。在2020年江西省翻转师认证中我认识了很多特别优秀的老师,看到他们在台上神采飞扬地完成了自己的课堂作业,特别是看到几个和我年龄相当的老师表现得特别自如,我变得特别胆怯,甚至有一点畏惧参加后面的训练。

这些可能大家都看不出来,因为我给大家看到了我“大人”的那一面,我努力地维持着我的固定形象,关起了那个不害怕犯错,不害怕失败的小孩。

关于我不会太会开玩笑这件事,也和我怕说不好,大家感到尴尬有关系。


承认笨鸟先飞的“笨鸟”一点也不笨,这件事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正如樊登老师说的,从固定思维到成长思维最难的是放下自我,如果一个人能够学会放下自我,像佛陀那样说的无我,有什么丢人不丢脸的;像孔子那样说“行所当所”,做自己该做的事。

《终身成长》是一本让我们更加勇敢的一本书,让我们去寻找、唤醒那个曾经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自己,让我们意识到心里的“大人”马上要冒出来阻止你往前走时,那个“小孩”能活泼、快速地跳出来说:没事,我们还是一个还在长大的小孩子,去做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晚上,我在看书,作者通过讲述每个人走路这么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来向读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不管做任何事,在刚开始的时候...
    那瓦荷阅读 623评论 0 5
  • 看到隐喻大师邱丽娃老师分享的“学走路的孩子”这个原型隐喻故事,对照今天上午的那个大学生是多么的吻合。正如那...
    萍心而论阅读 271评论 0 1
  • 宝宝开始学走路了,我坚决没有用学步车!因为我觉得用了学步车,把宝宝禁锢在车里,他们体会不了他们从爬行到站立,...
    穿prada的女王阅读 451评论 0 1
  • 1. 我们都在追寻真理和真想,我们都在苦寻道理。但是,最后发现,我们的道理和真想都存在于普通的事情当中。只是我们都...
    葭州寒雪阅读 429评论 0 0
  • 1. 丢丢是一个一岁的小娃娃,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学走路。 丢丢花了很多时间学走路,他每天除了睡觉、上厕所,...
    醒来么么阅读 484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