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他语文老师会不会和我一样,总是不经意地从专业角度去看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一认真起来,就被他人调侃犯了职业病,不是找人错字、错音就是找人病句……
分享几个我犯职业病的证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算是语文老师们比较熟知的一本专业期刊了,我也是它的忠实粉丝,连续征订了很多年,但是它也是偶尔有出现错误的。比如,2020年7月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用好范例教写作》这篇文章中的第四个章节,作者明明在段落中详细介绍了“六笔技法”分别是哪六笔,但是小标题写的却是“五笔技法”,这个章节的开头第一段也是只简述了“五笔技法”有哪些。
其实这种在杂志里、书里看到错误的情况还是挺多的,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一些广告中的错字。有一次,我在沿河大道路边等人,无聊之余便看路边的各种广告,这时候看到一家美发店铺的玻璃上贴着这样一则招聘广告,如图所示——“包食宿,月体三天……”,在醒目的招聘广告上,“月体”二字格外扎眼。
再者,2016年奥运会时,中国游泳选手叶诗文犯了低级错误,泳镜翻了,所以在混合泳决赛中表现失常,成绩刚出来,电视下面的横标题上就醒目地写着“叶子落了”,当时我作为观众多少有些为选手感到不平,刚满20岁的小姑娘,在决赛中垫底了,对于本人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了。央视作为官媒,这样拟标题,个人依然觉得有些草率了,在舆论引导方面并未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作为叶诗文的家人看到后也不知作何感慨。
现在再看近几年的奥运会,中国民众们对体育精神早就有了新的理解,我们对运动员的成绩有了更大的包容度,我们更在乎运动员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拼搏、团结、上进等美好的体育精神,这算是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进步。
当然,虽然是语文老师,自己也是会偶尔写错字、读错音、表错意等等,自己的文章很少看第二遍,不忍卒读,否则太多字词句需要改动。各位读者们,如果在文中发现错字,请记得及时告诉我,后台可以修改一次,但一次只能改20个以内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