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可以飞
在无人机浪潮兴起时,三个法国人看到了另一幅图像
时间回到2015年,航空模型突然变成了“无人机”。这个最大的改变来自于多旋翼无人机技术的改进,在可承受的成本范围内,保证大多数消费者可以不需要学习,就可以飞控无人机。而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无人机可以实时录像拍照,为无人机带来了更多有趣有料的应用。
当大多数无人机在遥控器操控无人机的技术上加大投入时,来自于法国的企业家Clément Christomanos, Luc Clément, Pierre Pelé,透过法兰西浪漫之眼,看到了未来另一幅图像,这就是基于云的飞控技术。他们认为,通过云控制的无人机,将开辟出一个更加广阔的行业应用场景。
他们的想象力,实在是超越了当时绝大多数无人机生产商的认知。即使到了2020年,也仅有Parrot等个别公司发布了可以被异地远程控制的无人机,但在2021年,依旧没有上市。大疆DJI无人机,也仅是通过第三方加入了4G控制,但仅仅是拓展了飞控链路,延长了飞控距离。依旧没有完成基于云的飞控。
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三位法国企业家创建了自己的无人机公司:UAVIA。
无人机正在成为强大的商业工具。 高盛预测,这将是一个 数百亿美元的市场。应用包括海上石油、天然气和炼油、建筑、农业、铁路基础设施、港口、急救人员、保护敏感地点、太阳能发电厂监控和危机管理。
Uavia 的主要创新是通过移动 IP 网络,通过云端计算机让无人机不仅会变得自主,而且会变得智能。Uavia 的技术不是由外部供应商运营的监控程序,而是作为一个编排平台,允许工业参与者控制他们为自己专门设计的监控任务租用或购买的无人机。凭借这一领先的构想,UAVIA一共获得了USD 8.9M的风险投资。
让无人机成为云本身
远在东方,中国被称为亚洲法国,法国也被称为欧洲的中国。一个在清华园中洗过澡,未名湖上涮过脚的创新企业家王旭东,从中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对于亚马逊云AWS,微软云Azure, 阿里云来讲,他们的本质是计算资源的分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算力池”。客户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个池中,在线随时随地租用适配于自己业务的计算资源。
如果,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Drones)资源也可以成为一种“UAV设备池”呢?那么,无论企业、个人,都可以作为普通消费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在线随时随地租用适配于自己需求的无人机资源呢?
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存在关于“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神话。虽然远古的人们交流极少,但是在深层的共同记忆中,大家都想象,自身的自然感知可以被延伸到无穷之远。UAVIA 的构想,为这个实现带来了可能。但当UAVIA变成一家无人机制造商之后,它就失去了“无人机设备云”的机会。
和UAVIA更关注于工业行业应用不同,王旭东更期望让无人机成为云——更进一步,更多的可编程的数字设备,成为云(Digital Equipment Cloud)。
创新就是突破限制
想象很美好,现实骨感。
基于云控制UAVIA的想法并没有引来更多的跟随者,关键的制约在于移动互联网的限制。3G 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无法为UAVIA提供足够的带宽实时传送图像。当年4G LTE开始普及,但是在很多远离城市的地方,还无法实现。即使在今天,世界上很多偏远地区,也没有移动4G LTE网络。
于是,那些和王旭东一起站在未来的精英们,也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新的突破。
突破来自于怀揣梦想的狂人马斯克。
如果要问当今世界,集标新立异创业者和伟大发明者于一身的人是谁?恐怕很多人会回答是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对于构建“数字设备云”(Digital Equipment Cloud)的精英们来说,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解决了全球联网的关键问题。按照星链的计划,2021年完成北半球联网,2022年完成南半球联网。联网设备包括固定卫星,车载卫星,甚至可以是星链手机。
对于关注这个赛道的王旭东来讲,始终观察世界科技的变化。要做先行者,不做先烈。稳健投入,快速启动,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在机会稍纵即逝之间,2021年,王旭东正式组建了“元酷”-iATHUB团队。目标是在2022年完成可控制设备的云,在这个云中,以无人机的“UAV设备池”,同时包括所有可通过IP操控的数字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