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涉台言论击穿红线,中国强硬反制
2025 年 11 月,高市在国会公然将 “台湾有事” 与日本 “存亡危机事态” 绑定,暗示自卫队可武力介入台海。这一突破先例的言论直接触碰一个中国原则底线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而日本新安保法的 “存亡危机事态” 条款本不适用于主权国家内政。
中方迅速反击:外交部副部长召见日驻华大使严正交涉,国防部以日文警告 “必遭迎头痛击”,更发布旅游预警。市场立现连锁反应:东京股市资生堂股价单日暴跌 11%,三越伊势丹跌超 10%,野村研究所测算此举将致日本年旅游收入减少 2.2 万亿日元,拖累 GDP 0.36%。
二、领土野心激怒俄韩,双重反制生效
在北方四岛问题上,高市一面喊话俄方签和平条约,一面坚持 “归还四岛” 立场,被俄斥为 “复仇主义”。克里姆林宫不仅明确否认领土争议,更在国后岛部署射程 500 公里的棱堡导弹,形成对日本北部的军事威慑。
对韩方面,她宣称独岛是日本 “固有领土”,同时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的历史事实,称侵略战争为 “自卫”。韩国立即召见日公使抗议,叫停日韩联合军演,并将东北亚三国表述从 “韩日中” 改为 “韩中日”,以外交排序宣示主权立场。
三、历史宿怨招惹朝鲜,敌意升级至顶点
针对高市推动的 “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建设与导弹部署计划,朝鲜《劳动新闻》痛斥日本为 “千年宿敌”,直指其 “军国主义复活”。作为曾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国家,朝鲜对高市频繁参拜靖国神社、与新纳粹组织合影等行为早有警惕,此次直接拒绝其 “会晤提议”,关闭沟通渠道。
四、内外反噬显现,激进路线遇阻
这场外交危机已重创日本经济:三季度 GDP 按年率下跌 1.8%,创六个季度首次萎缩,中国游客减少的冲击已超经济增长率的一半。国内抗议浪潮同样汹涌,东京民众聚集首相官邸高呼 “高市下台”,《社会新报》直言 “首相本人已成日本存亡危机”。
结语:历史正义不可违
高市的困境印证了东亚外交的基本逻辑:涉台问题的红线不可碰,领土争议的历史经纬不容篡改,军国主义余毒更遭地区国家集体警惕。正如俄罗斯学者基斯塔诺夫所言,这种 “史无前例” 的挑衅只会加剧动荡。若日方不摒弃激进路线,终将在自我制造的危机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