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饭很挑食,不喜欢吃的东西一口都不尝,所以小学阶段有一阵瘦成柴火杆儿,每次去校医院称体重都会被校医叨叨得好好吃饭……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口味有了变化,接受度也逐渐增高,所以就慢慢告别了柴火杆儿时代,长成了比较匀称的样子。
读书这件事儿,跟吃饭其实有点异曲同工,读过的数量越多,门类越丰富,那么“吃”进的知识均衡而宽广,就相对更容易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而如果既对种类有所挑剔,阅读数量也有限,不过隔三差五还愿意读一下书,可能就更类似挑食者,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量偏“瘦”。
说来有些惭愧,在吃东西方面我基本戒掉了挑食,但在读书方面,还是挑食得有点严重,而且一度挑选标准走的是玄幻风——凭直觉……所以我非常喜欢一句话叫做“和每一本书的相遇都是缘分”,其实某种程度也是自己挑书有点任性的托辞吧。
我在网络小说和校园青春小说开始流行的年代慢慢读起了课本以外的书籍,所以起初的阅读范围也就在流行小说里打转。高二时某一次在崇文书城看到了陈丹燕的一本散文集《像鸟儿那样飞过》,封面上标注着“世界印象丛书”,还印了一张和国内城市风景很不一样的港湾的照片,出于对书名和装帧的喜欢,我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中的文章写于1991-1992年,记录了陈丹燕作为访问学者第一次到访欧洲的经历。大部分篇幅和慕尼黑有关:蓝得让人想落泪的慕尼黑蓝天,美丽的雪堡,熙熙攘攘的玛丽安广场……在读这本书以前,其实看过不少国外的电影,还喜欢看正大综艺关于世界各地的介绍,但只当是看一下新奇,并没有多向往亲自一探究竟。然而陈丹燕笔下的这些片段让我记了很久,也好奇了很久,到底“慕尼黑蓝”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到底是怎样的景致让人会写下“我的眼睛饿极了”这样的感叹。
上了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我一口气读完了《木已成舟》《漫卷西风》《咖啡苦不苦》和《今晚去哪里》,继续跟着陈丹燕的文字走欧洲;也开始看其他作者的旅记或关于国外生活的散文:记住了余秋雨笔下沉浸在500年葡萄酒香之中的埃盖尔小城,跟着林培在凡尔赛宫回看路易十四,看彼得·梅尔在普罗旺斯享受美食、阳光……这一本本书,是别人眼中的世界,也是在我没有踏出国门之前看向国外的一道道窗户,让我的好奇越来越浓。
2009年秋天,我开始了留学生活,陈丹燕的欧洲生活从德国开始,而我的则是从法国开始。我带着对书中所写的部分记忆踏上了欧洲的土地,三年的时间,也的确看到了、经历了不少和书中类似的美好情景:真的有到过慕尼黑,在玛丽安广场和众人一起合唱圣诞颂歌;独自游走在塞纳河边的城堡,帮弹唱老人调音箱,听他唱歌,聊生活家常;在无缝对接的德国高速上体验过220码飙车的刺激;在格拉斯小镇学调香师闻香闻到嗅觉麻木……
然而美丽的画面多属于假期,学习时间大多还是平淡、琐碎的,也有混乱和迷茫,并且大多让我最终体会到成长和蜕变的,其实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美好的事情,只不过,因为已经挺过来了,所以好像有了一笑了之的底气,也很少和人提起,毕竟相比起啃书刷题,柴米油盐的枯燥,美好新奇的异域文化和风景可能更容易引起兴趣。
直到最近在整理书架时又看到了陈丹燕的这本《像鸟儿那样飞过》,我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重读了一遍,感受却和十几年前截然不同。以前我记住的是她对踏出国门的期盼,她在欧洲近乎贪婪的去看着曾经梦寐的景象,而这一次,我记住的是她笔下的那些人。
她写一个努力融入德国文化的留学生,一整晚喋喋不休地讲着德语,但是最后德国人悄悄对她说,他讲的德语,只有精通德语的人才听得懂。
她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看似生活富足,但是觉得物质丰富到超过人的想象力以后,生活就开始空虚、乏味。
她写东德人幻想政府代表他们的利益,有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而西德人讲求靠自己挣取。
她写在德国生活了半辈子的华裔,“这就是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吧,被人伤害了以后并不咆哮,而用双手捂住自己的伤口,做出若无其事的微笑来。”
她写自己,曾经偏执的把中国一切丑的都想成欧洲会是美的,曾把青春再来的梦想寄托在大洋彼岸,然而却终是在欧洲,梦境被撞碎了一地,再拾起,拼凑,成了新的样子。
我想起了那些我鲜少再提的经历,和她写的这些有很多不一样,但是又何其的相似。国外的月亮从来都没有更圆;自由、平等、博爱也从来都不代表全民幸福;以为飞了一万公里就是到了一个新世界开始了新生活?的确是新生活,然而生活嘛,该有多麻烦就还有多麻烦,所以该有多努力就还得多努力。
这一次的重读,感觉像是与一位老友久别重逢,多年以前,她带我看她的世界,让我心生好奇;多年以后,我自己看了世界,那份好奇转变成了一种对成长的理解。
我依然继续爱着和地域、人文相关的书籍,借由别人的视角看不一样的世界。同时开始尝试打破阅读挑食的习惯,丰富认知,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也依然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双管齐下,期待每一次与书中所写的不谋而合,也期待每一次截然不同的体验。
学会冷静地接受世界的真相,避免狂妄的自欺与盲目的自卑。
这才是我的成长,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