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安静得有点可怕,推窗看看靠闹市的老街,寂寥无声。顺手拿起放在床头的手机,解锁后,看时间,子夜两点半。平日里,老街路边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夜宵摊,好多人都知道,东莞的夜生活不打烊的。今年疫情的影响,夜宵摊少了很多,加上气温的下降,子夜特冷。夜初静,人已寐。
创作的灵感,悄然唤醒了我的睡意,于是我开灯,伏首案前,打开电脑,继续写属于我心中的故事——遇见你,我听见花开的声音。
清楚记得,我是11月6号,有缘结识青年作家网汪总编,之前我就听闻过中国青年作家网,也了解过汪主编。更让我感动的是,汪主编创作的《徽州魂》系列的历史小说,深受我的喜爱,作为同龄人,对自己家史研究如此透彻,背后花了很多时间去整理史料和家谱,之前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然而,创作的激情,点燃我的文学梦想,跟汪总编以文交流了一番,我看到汪主编微信头像显示正在输入,有点小小激动,也有点害怕失落,结果让我出乎意料,汪主编说:“陈老师,您文字功底很好,文学创作的潜力挺不错的,符合我们青年作家签约作家的门槛标准。欢迎您加入!”就这样,带着情怀和感恩,怀着激情和执着,加入了具有活力的青年作家网,与三百多位老师们,成为了文友,无话不谈的挚友。
颁发了精美含金量高的签约作家证书,让我感慨万千,这么多年,一直在文学道路上追梦,我有失落过,也有放弃过;我踌躇满志,却又让我黯然神伤。爱上了文学,灵魂开始孤独。在月下,总想到古代文人墨客,打发内心的孤独,用文字记了下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年寂寞。
“木彦老师,怎么没去参加青年作家网组织的三门峡文学创作采风?”喜欢看我文章的小孟询问我。
我遗憾的回复他的简讯,“谢谢小孟你的提醒,这次采风活动,我去不了。”
“为什么啊?你在文学方面付出了那么多,怎么不多出去走走,文学创作,就要多接受些新的视野,新的事物,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等,文学创作,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啊!”小孟很着急的回了我那么多文字给我,一下子,让我陷入瓶劲,细想了许久。
小孟又把这次文学采风活动安排,挑重点发给我,“这次青年作家文学采风有几个特点:其一,中国天鹅最多的地方,赏景;其二,老子著书的函谷关,问道;其三,甘棠苑,召公文化是儒家的源头之一,访贤;其四,虢国博物馆,追古;其五,地坑院,探秘;其六,三门峡大坝,赞今。看看,你们汪总编精心的策划,真煞费苦心,好让我局外人,有点心动,都想抽空去参加!”
我想了想,回了这几个字给小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时去不了,待下次再去吧……”其实我是自己安慰自己,嘴上说,这次去不了,还有下次。来日方长,何患无期。其实心里有太多的伤感,太多的不安。
留住时间和情感,待有缘之时,弥补这段空白。留住激情和灵魂,待明日春暖花开时,可能不一样的采风意蕴,更精彩,更深刻。缺席的老师们,心情都有点遗憾,小小的失落。成都的山哥,还没出发前,打算好了请假前行,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前往。好几位老师都是:此复,亦然。
关于三门峡,我们都有拜读过类似的美文,每位作家笔下的三门峡,风格迥异,情感色彩也有点不同。但它具备着华夏文明的结晶,华夏文明因从那时,开始繁荣。经岁月的沉淀,历史又洗礼无数的春秋,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最终还是回归原点。
今天看到汪总编在签约作家群,分享这次采风的珍贵照片,以及他们采风的行程安排,每段的行程,都丰富多彩。
人生太多的遗憾,因为缺席而留下。我不想让缺席成为遗憾,开始从照片里寻找关注点,看到每位老师,脸上除了微笑,还有满满的收获。这次看似文学采风,还不如说是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史与人文的游学。
据史料记载,距今六千年前,三门峡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前21世纪~13世纪,三门峡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在西周时期,三门峡地域属焦国、虢国版图,春秋战国时,三门峡又被各国诸侯夺来夺去。历史的更替,朝代的变迁,三门峡披上了厚重的历史面纱。
在神话小说里,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而得名。也许正因这重含义存在,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看着每张的照片,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绪,用笔和文字,开始寻找我的情感。每张的照片,我都小心翼翼的保存起来,给这些照片取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字“遇见你,2020年”。今天刚好又是2020年12月12日,是我跟青年作家网表白的节日。
窗外老街,已经开始恢复往日的热闹,平静的我,就此搁笔。在文章尾处写上我的思绪。
遇见你,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你听到了没?
……